裡暗罵,投彈高度下降到三千到五千米,準確度固然大幅度提高,但危險也同樣倍增,日本到底好保留著多少戰鬥機,目前根本不知道。日本飛機除了在第一、二次起飛迎戰外,其餘根本就沒起飛,日本空軍現在的家底到底有多少,根本不清楚。但雷吉米不知道,李梅的這個決定對戰爭程序的影響有多大。
第三部 血火抗戰 第十章 狂瀾 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二)
第三部 血火抗戰 第十章 狂瀾 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二)
大規模集團轟炸並不是單單飛機數量多,更主要是的在轟炸時,飛機依舊要保持隊形,在過往的轟炸中,飛臨目標上空,飛行隊形便自動散開,投彈時機由飛行員自行掌控,集團轟炸則不是,由飛行指揮官統一命令,各分隊指揮官下令投彈,每個分隊按照中隊編隊。整個行動從始至終,每個編隊都要保持隊形,統一投彈時間。
“我看行,就這樣辦。”沒等高志航開口,薛慕華便迫不及待的開口支援,露出躍躍欲試的神情。
李梅看著高志航,高志航沉默的點點頭,七年戰爭下來,他的性子也變得沉穩了很多,凡事都三思後再開口。
“長官,日本是有雷達的,我們在低空進入日本,勢必被他們發現,我們很可能在中途便受到日機的截擊。”雷吉米遲疑著說:“是不是讓我們的戰鬥機進行護航?”
“沒有多大用處,野馬戰鬥的作戰半徑到不了東京。”高志航搖頭說。
“還是有辦法的,”對此李梅胸有成竹:“英國人曾經採取過一種方法欺騙德國雷達,他們在空中灑金屬條,反射在雷達螢幕上便有大量飛行目標,這樣迫使德軍不敢起飛迎戰,至少也可以達到分散敵軍的目的。”
“灑金屬條,這倒有點意思。”高志航思索著說。
這種空戰手段,高志航薛慕華還是首次聽聞,中國雖然是最早採用雷達的國家,但對雷達戰術的研究卻少,也不是因為日本的雷達技術發展慢,實際上日本的雷達技術發展很快,最大的原因是中日之間空軍力量對比變化太快,中國在經歷武漢會戰後,迅速跌落到谷底,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又迅速佔據壓倒優勢,所以雷達一直只起預警作用,並不起決定作用,中國並不擔心日本的雷達。
“從明天開始,所有能上天的飛機進行集團轟炸訓練。”李梅作出了決定。
傍晚,這道命令傳到每個機場,每個飛行員耳中,中美兩國飛行員表現截然不同,中國飛行員歡欣鼓舞,美國飛行員則不斷咒罵。
第二天,當地民眾發現,天空中佈滿飛機,龐大的B29、B17編隊從低空掠過,整個空間都被髮動機的轟鳴聲填滿,城市村莊田間的人頭抬頭仰望天空,紛紛猜測要發生什麼。
訓練並沒有持續很久,也不可能持續很久,油料是非常珍貴的東西,要從上萬公里外的仰光運來。
高志航決定親自參加這次轟炸,薛慕華堅決反對,李梅卻表示支援,而且提出他也要參加這次行動,這讓高志航又不能贊同了。
在名義上,李梅是這支部隊的最高指揮,他負責指揮在華北華東的全部中美聯合空軍;另一個美國空軍降臨陳納德則負責指揮緬甸地區的中美聯合空軍;高志航還是李梅的副手,他負責指揮山東的全部中國空軍。
“李梅將軍,作為最高指揮官,您應該留在地面,而我作為您的副手,應該上天,指揮所有參加戰鬥的飛機。”高志航神情嚴肅,這次轟炸有多大的危險,目前誰也不知道,但危險是肯定存在的,李梅作為最高指揮官,參加這樣的行動無疑不合適。
“長官,這次我支援高將軍的意見。”雷吉米也反對。
“李梅將軍,我認為,您能不能參加空襲日本的行動,應該請示魏德邁將軍。”薛慕華開玩笑似的說道,語氣有些玩笑,說的卻是實情,李梅能不能上空必須得到魏德邁批准。
三個人同時反對,這讓李梅不得不讓步,決定由高志航擔任整個行動的空中指揮,由薛慕華和雷吉米擔任他的副手,高志航將乘坐領航的B29轟炸機,在投彈後轉上萬米高空,觀察戰果。
為了掩護真正的目標,在主力機群外,李梅決定還派出三個分隊,每個分隊四架B17在大阪橫濱等地外圍空中拋灑金屬條,擾亂日軍的判斷。
計劃制定了,各種準備工作在各個機場加緊進行,李梅的意見是挑選個沒有月光的夜晚,但高志航認為應該挑選一個有大風的夜晚,這樣有助於火勢擴散。李梅再度接受了高志航的意見,將出發時間定在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