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當他認真起來,以一名電影人的身份客觀的剖析這名好萊塢傳奇導演的文藝大作的時候,他才猛然發現,原來自己差的還很多。不論是威爾森對於鏡頭語言的掌控,對於影片節奏的剪輯,還是男主角斯蒂文克里斯金對於角色的詮釋,那些細節的部分,那些能夠引起觀影人共鳴的因素,有些時候僅僅是一個微不足道的顫抖,一個不可名狀的眼神,在被鏡頭放大了展現在觀眾面前的時候,經由給人以觸目驚心的震撼。那是一種細膩的,彷彿在刀尖上跳舞的動人心絃與爐火純青。那種張揚到了極致又能在一瞬間收發自如的遊刃有餘,是現在的陳墨力所不能及的‐‐就算他有系統金手指備書,能夠完整的表現出每一個角色的每一個細微的情感。可是表演不同於過日子,在情感詮釋不到需要演技來拔高藝術的那一個層次,陳墨就有些力不從心了。舉個例子,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在鏡頭前表現出最完美的自己,所以有些人只是明星,有些人能成為演員;只有很少部分的一些人,被尊崇為大師。幾天後,播放完所有入圍作品的戛納電影節迎來了最後一天的頒獎典禮。隨著《納粹日記》的上映,這部由好萊塢傳奇導演親自投資執導的反戰影片一瞬間成為了戛納電影節上獲獎的熱門人選。原本在國內呼聲甚高的《玫瑰與槍》變得黯然失色,那些在電影節之前一味吹噓王儲盛能夠蟬聯最佳導演,陳墨也能斬獲第一個影帝桂冠的報紙雜誌網路媒體立刻改弦易轍,紛紛唱衰起來。就算有挺陳的一派,也不敢再盲目樂觀,而是藉由戛納評委會主席巴斯蒂安稱讚陳墨的話,刷起了&ldo;他還年輕,雖敗猶榮&rdo;的通稿。就連對陳墨盲目崇拜的粉絲們也都看清了現實,沒等頒獎典禮開始,已經在微博上刷起了&ldo;墨墨不哭,站起來擼&rdo;&ldo;墨墨不要不開森,我們永遠支援你&rdo;的話題。當然也有看不慣陳墨的黑子們在網路上冷嘲熱諷,甚至別出心裁的想到了&ldo;肯定是陳墨命中帶煞,要不然怎麼王導捧誰誰紅,捧出了那麼多影帝影后就到陳墨這滑鐵盧&rdo;的藉口讓陳墨為《玫瑰與槍》的失利背鍋。還有一種黑認為陳墨的演技稀鬆平常,肯定是爛泥扶不上牆。&ldo;……又不是科班出身的演員,平時也沒花費什麼心思琢磨演技,這種人就靠刷臉接點兒商業片偶像劇得了,非要想不開的接什麼文藝片。沒去電影節前炒的那麼火捧的那麼高,真以為他能給華夏長臉捧一座影帝回來。讓我等凡人頂禮膜拜。結果還不是顆粒無收?他該不會是以為戛納電影節是百合花獎那種水貨吶,講背景講關係關起門來分果子?出了國門誰認得你陳墨是誰?丟臉都丟到國外去了,我都替他尷尬……&rdo;&ldo;……臥槽說話這麼難聽,你行你上啊?要不然讓你家牆頭上去試試?那可是好萊塢傳奇大導演威爾森克頓和奧斯卡影帝斯蒂文克里斯金,國內影星有一個算一個,把陳昱修黎肇錫趙森這樣老資格都算上,誰敢保證自己跟他們競爭就一定能贏?酸的嘴臉真難看,真不怕孽力回饋到你家牆頭身上……&rdo;就連之前被陳墨粉絲嘲諷的&ldo;豔壓紅毯&rdo;的女明星的粉絲們也都紛紛跳出來幸災樂禍,落井下石。呵呵噠的留言道&ldo;雖然沒能斬獲影帝,但陳墨工作室也可以出一些豔壓的通稿嘛。講真以陳墨的顏站到紅毯上,確實有點兒驚豔的效果。你家牆頭沒有演技,也可以用顏值取勝嘛……&rdo;一句話徹底激怒了本來就有些心塞心疼加心酸的墨粉們。於是話題被歪戰火升級,最後國內的小花小草們全都沒能倖免,大家混戰一片。一時間國內娛樂圈紛紛擾擾,什麼牛鬼蛇神都跑了出來。倒是便宜了各方媒體,看著蹭蹭上漲的銷量笑的合不攏嘴。恨不得連獎金都翻三倍……國內娛樂圈一片混亂,遠在戛納的頒獎典禮上,《玫瑰與槍》劇組也毫無意外的輸掉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以及最佳改編劇本在內的所有獎項。當舞臺上的頒獎嘉賓念出最佳男主角的名字的時候,有那麼一瞬間,陳墨的大腦空白一片。當年參加百合花獎的頒獎典禮,陳墨對誰能拿到視帝的結果漠不關心。是因為打從拍攝開始,陳墨就沒想過得到榮譽。不曾付出,也就不必索取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