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4頁

總熱言之,在日益成熟的影視拍攝流程,以及商業市場資本為重的情況下,製片人以為手握拍攝資金的緣故,在劇組內的權力逐漸超過了導演,他負責整部電影最初的拍攝方向和最後的把關工作。王儲盛和程頤歌居然肯讓陳墨來做自己的製片人,一方面是為了借陳墨的面子請來那些名士鴻儒做顧問,甚至是請來《食色》中令人十分眼饞羨慕的服裝道具組來做後勤,另一方面也是信任陳墨的能力和品質‐‐不會出現手握權力就亂彈琴的亂子。再者就是以陳墨的身份去對抗那些出了錢就以為自己是大爺,什麼都不懂還要對拍攝指手畫腳的投資商們。王儲盛和程頤歌兩位導演的盤算,陳墨也是心知肚明。不過他目前把全部心神都放在了《月老大戰丘位元》這個劇本上,只怕在電影立項以後,還得跟著劇組去國拍攝順帶陪著穆餘出差,著實沒有心力盯著王導和程導的劇組。王儲盛和程頤歌可能覺得如果陳墨這位來頭甚大的製片人不在劇組鎮山,他們的壓力也能更小一些,當即笑著表示沒關係,不論陳墨早地球哪個國家,他們都可以在每天劇組收工後跟陳墨視訊通話,要是真有緊急問題,也好隨時聯絡。並且保證劇組的拍攝流程一定會按照劇本的規定來,絕對會做到&ldo;不易一字&rdo;。如此一來,也能稍微打消幾位愛惜羽毛的鴻儒學者們的擔憂。話已至此,也就沒什麼可囉嗦的了。《食色》拍攝期間,大家好歹也是同吃同住那麼久,相處交流的也頗為融洽。更知道這些導演對於自己專業的審慎認真,若是真的叫他們拉下臉來強硬的拒絕幾位導演,他們也有些抹不開顏面。更何況陳墨之後要聯合各大世家拍攝國學歷史紀錄片之類的計劃,也少不了這些圈內高精尖專業人士的幫忙。那些嚐到了影視市場圈錢甜頭的世家貴宦們在看到《食色》在全球內的影響力,又想到當今影視行業與文學界的交相呼應,也大都有了入市的心思。便是那些鴻儒名家們,也有許多人撰寫了有關於歷史的著作,倘使這些著作在改編成影視後都能達到《食色》的效果‐‐,哪怕只有《食色》一半的成就,那他們的作品影視化也不算是笑話。舉凡文人墨客,都有一個&ldo;詩詞文章傳天下&rdo;的悶騷心思,只不過是現在的社會太過浮躁,電影電視劇和各種手機電腦遊戲之類能夠打發時間的消遣那麼多,能夠沉得下心來啃書的人就越來越少。這些人不是看不到娛樂產業影視化的前景,只是在此之前華夏的娛樂產業太過混亂,影視作品良莠不齊,資本逐利使得更多人進入影視界是為了圈錢而不是為了就&ldo;教化百姓&rdo;,在這種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下,大家縱使有心,也都放不開臉面自甘墮落。如今有陳墨的《食色》珠玉在前,又有陳墨擔任製片人親自邀請大家入市,這些世家大族們也算是出師有名。在能夠保證品質的前提下,姑且把這一次合作當成考校,也讓他們看一看娛樂產業那幫人,想要做出好作品的決心。在這種心照不宣的默契下,大家很快達成了一致。由陳墨擔任王儲盛和程頤歌導演新作的製片人,負責幫忙聯絡部分的投資,敲定劇本和拍攝流程,以及拍攝期間需要的歷史文化顧問,服裝道具組,還有最後的後期剪輯稽核部分。至於那些鴻儒大師們,因為有陳墨的遊說和保證,倒也能放心的接下劇本的改編工作。王導的新作《楚漢》講述的是漢高祖劉邦與楚霸王項羽的戰爭,程頤歌的新作《武則天》講述的是華夏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登基的故事,兩位導演的作品一個是漢朝一個是唐朝,陳墨經由大家的推薦,在《食色》的顧問中聘請了好幾位精通這兩個朝代歷史文俗的鴻儒們做服裝、道具、歷史等細節方面的顧問。並負責改編劇本,使所有橋段情節嚴密整合貼合曆史,不會出現劇情邏輯上的錯誤,也不會出現主角智商七十,配角智商為負的尷尬事情。幾位顧問稍作猶豫,立刻答應下來。不過醜話卻是說在了前頭,那就是電影完成以後,這幾位負責改編劇本的顧問要最先看到成品,如果成品不能達到他們的標準,那麼電影就不準上映。這樣的條件對於影視行業來說,顯得非常苛刻。不過考慮到這些名儒們的謹慎自持,王儲盛和程頤歌兩位導演還是欣然答應了。許多年後,有學者和相關的媒體雜誌總結華夏影視產業從爛片橫行,對好萊塢大片棒流r流的文化侵襲手無招架之力到一路大刀闊斧摧枯拉朽改革後走上鼎盛至極,再次以東方文化特有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的&ldo;文藝復興之路&rdo;,都將這一次的《食色》慶功會看做是華夏影視產業最至關重要的一個歷史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