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言行,準備繼續向前,耳畔突然傳來喧譁陣陣,“看啊!蕭將軍過來了!”
自遠而近,一眾衣作軟鎧的年輕人縱馬而來,在京城中,武官方有驅馬佩劍的特權,見著人多,正勒著韁繩,放慢馬步穿行過來,那些看管榜文的衙役眼睛也發了光,沒錯,為首是正是蕭將軍!
就算自己不願意捨命疆場,對積極保家收國的忠良,誰人不樂見?陣陣聲浪歡呼而來。大有縱橫一番的意思,可嘆眼前道口聚集了眾多百姓,不得已勒住韁繩放緩馬步,這種經常莫名的歡呼聲早已不在蕭泓會注意的範疇中,正想穿行過去,抬眼在人群看到了幾個賣花的女孩兒,蕭泓眼睛立即發了亮。
第四十一章
驅馬過去,歡喜得圍觀的皆退讓,驅馬在那幾個拎著花籃的女孩兒面前,居高臨下看著其中的一個,問道:“昨日是你將一枝青蓮送與了三少的吧?他非常喜歡,你能不能每日都送去一枝?”
滿臉緋紅的小姑娘羞澀得點著頭,羞答答的目光和蕭將軍對視了一眼,“呀”了一聲,捂著羞紅了的小臉兒,小姑娘轉身擠進人群中得跑了。在善意地鬨笑聲中,莞然失笑的蕭泓將一錠銀子交與同來的另一個賣花女孩兒,囑咐著轉交與那位小姑娘抵作花錢。
第一次觸控這樣沉重的銀錠子,女孩兒的同伴又是歡喜又是緊張,手忙腳亂得也羞答答得跑開了。引得又是陣陣善意的鬨笑,瞅著這一幕,和蕭泓同行而來的年輕人們無不滿心沮喪。他們一點也不反對蕭泓為了留下好聲名去裝模作樣,可也別總是扯著他們一起啊。
目送英姿勃發的才俊們策馬遠去。譁議聲聲,蕭將軍給言三少買花呢,看吧,一早兒就在街上閒逛果然沒有白費。
有人風光,自然就會有人牙根子發酸了,一旁的來京的外地人當即表示出對世家公子戀慕個男子之事以示不恥,高聲吐槽聲惹得正在慶幸著見著蕭將軍這樣風雲人物而自得的旁人齊齊斜目。
京城中人本就勢利,正當興致上,哪裡容得個外客謗議掃興,憤憤然,當即就有好些個捲起袖子,嚷嚷拖扯著要將他揪去見官,看守榜文的差爺也擁著上前,那凜然的架勢唬得此人狼狽而去,惹得一眾旁觀的恥笑連連。
保護了高潔的揚州言三和蕭將軍的聲譽,使得大家更是興奮,嘀嘀咕咕得交流著蕭將軍特地在出城前還特地為言三少買青蓮的體貼,噢,好風雅呢,趕緊傳給還不知道的大姑大嬸聽去。
跳出修行,從書院中結伴跑來以張君子之道的書生們在群議聲中相互看了看,默契得一起轉向聲名顯赫的風華樓去,能在那裡喝上一杯酒,留下一道詩,是謂為風雅。哎,蕭將軍精忠報國成為佳話,揚州言三捐贈千金求助災民更有“上善若水”的美譽,兩位備受王上提攜的才俊,一沒有芶且,二又沒有糾纏,憑著市井的流言蜚語,他們就跑去責難人家?這種吃飽了撐著的行徑只會惹來不恥的下場,還是算了吧。
散漫中,當揚州言三被嚴父斥責後已回了家鄉的傳聞從西街往其他的街巷慢慢得擴散開之際,一輛馬車已遠離了車水馬龍的京城,順著城門通往遠方的官道,悠盪著遠去了。
同時,私下組織的追逐揚州言三回京的南北兩路的行動積極展開了。往南,貫通南北的大運河理所當然是追向鍾靈毓秀的江海之匯的捷徑選擇;往北,連結北地脈絡的寬闊官道是向北探尋的不二之選。一定要將揚州言三客客氣氣的請回京城是出發的心腹得到的唯一囑咐,人人謹記。
從無數看客中脫身並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好不容易出了城,上了官道當即疾馳起來,將京城中的是是非非拋擲腦後,守護京城有四大營,他們所要去的是最偏的一個,也是最有可能作為征討援軍的一支。雖說冨貴險中求,身在世家門弟的他們絕非一時意氣,懷揣著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勇往直前的年輕人們意氣風發。
一路疾馳半晌,臨近目的地的最後路口,齊齊相邀著休憩一下,對此,無人反對。整理一下被風吹散的髮絲和衣袋,以最佳的狀態進入大營是世家子弟該有的矜持。
最後路口的有個專門供路人歇腳的涼亭,以木樁為柱,秋草為蓋,簡單也很普遍,大凡這樣的涼亭都是些當地有些閒錢的人家出資修葺的,據說,可以藉以自吹積攢功德,很得民間土財主的響應,也確實一為路奔波的商旅添了不少便利,靠著涼亭的農家人藉著便利,在農閒時設攤賣些茶水以補家用,南來北往的過往行人們則也藉著休憩,將不同的風俗民情在閒聊中傳播。
近了,看,涼亭上已經有個路人人休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