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他已經被塌方封在山洞裡面,沒機會享受到了……”
“這裡暫時應該是安全的,水和食物也足夠,至少在我死之前是如此。在生命最後的這段日子裡,我重新編寫了粒子震盪器程式,將所有這些訊息壓縮到了資料空間,包括目前所有能蒐集到的書籍、研究資料以及根據記憶整理的某些基礎知識。”
“不論如何,希望有人能夠看到我留下的這些訊息,並且將這些知識竭盡所能的散播出去,成為全人類的財富……”
第十二章 穿越八百年的希望
留言的時候,羅教授一定沒有想到,這些東西八百年之後,會落到我的手裡吧……
《基因工程概論》、《分子克隆載體》、《基因晶片技術》、《DNA靶向定位系統》、《外源基因簡述》、《質子劍》……
翻看著一個個既熟悉又忽覺陌生的名字,楊帆心中感慨萬千,等下!
楊帆的目光募然凝住了——
質子劍?
他無比驚訝的翻回了無意間掃過的畫面,沒有錯,的確是質子劍,沒有劍身,只有光禿禿手柄的一把劍。
這可是二十五世紀最強悍的近戰武器啊,劍身由一條純粹的以強相互作用力連綴到一起的質子線構成,可以說是世間最鋒銳的劍鋒,切割鑽石都輕而易舉。
這東西怎麼會出現在羅教授的資料空間裡?
質子劍雖然切割實物鋒銳無比,卻也不是多難弄到的東西,羅教授有一把並不出奇,奇怪的是,他怎麼會將之放進資料空間呢?
把質子劍放進資料空間,這把劍……就廢了呀!
質子劍雖然叫做劍,卻是相當高階的科技與異能文明結合的造物呢。
質子線,顧名思義就只是一條線,當成刀鞭來使差強人意,但肯定沒人敢拿它去鞭人——人還沒打到,自己的手指肯定就先沒削了。
要將這雙刃劍一般的質子線用的如臂使指,其實不在人力,只憑質子劍結構的精密、設計的靈巧。
事實上,質子劍需要能量激發超弦能場,利用次一級的電磁力將質子斥成一直線,達到可以肆意舞動揮砍的劍鋒效果。
在電磁力的作用下,質子線會被激發出肉眼可見的某種色光,所以也有人把這種劍稱為光劍或者鐳射劍,不過,那只是沒文化的人才有的叫法。
說起來簡單,實際上質子劍的內部結構相當複雜,除了超弦能場需要相當高階的激發程式,平素還需要維持反重力場的存在——質子線雖然只是一條線,重量卻在數百斤左右,一般人都拿不起來,更別說揮灑自如。
而除了這兩處,能量不足時的報警回收模組,回收之際,電磁力由斥力變引力的瞬間轉換模組,都需要相當複雜的程式來實現。
可所有這些程式,在質子劍被放入資料空間的瞬間,便都煙消雲散了……
所謂的資料空間卡,其實是將現實存在的物體,用異能壓縮為資料的形式進行儲存的法門,所以本質上,這是一種異能。
自從巨能文明逐漸興盛以來,為了方便維護網路資源的版權問題,增強網路裝置對電磁干擾的抵抗力,地球上幾乎所有與網路、資料相關的裝置,都採用了半異能半傳統的材質,比如說……質子劍柄的程式儲存單元,所以,這也是一種異能。
而恰恰;異能空間的資料化能力,對異能是不起作用的,這就叫做異能不疊加法則。
也就是說,舉凡帶有這類部件的器具被放進資料空間,其結果,跟受了貝魯塔粒子輻射沒什麼兩樣,所有的儲存的資料都會被瞬間抹去。
數字類電器不能放進異能空間,這在二十五世紀是常識類的存在。
楊帆現在手裡正拿著的Q2818,異能空間裡正躺著的質子劍,以及……前面說過的可以實現各種各樣功能的卡片,這些都在列內。
不過,不放進資料空間也沒辦法吧?留在外面也會被當時的大輻射影響到,嗯,不對,說不定就是因為被大輻射影響到了,羅教授才把它放進空間卡儲存的呢……
這般想著,靜心一尋思,楊帆才募然意識到,這柄質子劍,羅教授的筆記裡其實曾經提到過,就在如何利用貝魯塔粒子震盪器,直接對資料空間卡進行讀寫操作那段裡面。
操作卡片需要讀卡器,而讀卡器同樣是半異能半數碼的線路,在大輻射瞬間肯定也被輻射到了。
手邊所有沾著高科技邊的工具,輻射過後都變成廢品,就憑這些廢品,臨時改造,現程式設計序,竟硬生生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