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容易,舉黛玉和寶釵、晴雯和襲人兩組例子。
先說黛玉和寶釵。黛玉與寶玉,一個是絳珠草,一個是神瑛侍者,他們的緣分是前生就結下的。黛玉無疑是寶玉也是作者的最愛。但是作者寫黛玉很少有正面的誇讚,相反似乎盡是貶斥她。
首先她沒有寶釵漂亮。第五回中說:
不想如今來了一個薛寶釵,年歲雖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豐美,人多謂黛玉所不及。
第四十九回中,薛寶琴、邢岫煙等一齊來到了賈府。這樣寫道:
襲人笑道:“他們說薛大姑娘的妹妹更好,三姑娘看著怎麼樣?”探春道:“果然的話。據我看,連他姐姐並這些人總不及他。”
這裡只拿寶釵來比,其實就是拿大觀園中最漂亮的來比啊。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寶釵掣的籤是牡丹,題著“豔冠群芳”,眾人說:“巧得很,你也原配牡丹。”
第二,從性格上看,黛玉很尖刻,,而寶釵很隨和。第五回中說:
而且寶釵行為豁達,隨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下無塵。幫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頭們,亦多喜與寶釵去頑。
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楊妃戲彩蝶”,寫寶釵撲蝶,無意中聽到紅玉和墜兒的私房話,寶釵使了個金蟬脫殼之法,嫁禍於黛玉。有一段文字
誰知紅玉聽見了寶釵的話,便信以為真。。。便拉墜兒道:“了不得了,林姑娘蹲在這裡,一定聽了話去了。”。。。。紅玉道:“若是寶姑娘聽見還倒罷了,林姑娘嘴裡又愛刻薄人,心裡又細,他一聽見了,倘或走露了風聲,怎麼樣呢?”
第三十二回,湘雲勸寶玉“常常的會會這些為官做宰的人,談談講講些仕途經濟的學問”,寶玉馬上翻臉說:“姑娘請別的姊妹的屋裡坐坐,我這裡仔細汙了你的知識經濟學問。”這時襲人有一段話:
雲姑娘,快別說這話。上回也是寶姑娘也說過一回,他不管人臉上過的去過不去,他就咳了一聲,拿起腳來走了。這裡寶姑娘見的話也沒說完,見他走了,登時羞的臉通紅,說又不是,不說又不是。幸而是寶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鬧到怎麼樣,哭的怎麼樣呢。提起這個話來,真真的寶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訕了一會子去了。我倒過不去,只當他惱了。誰知過後還是照舊一樣,真真的有涵養,心地寬大。
第六十七回,寶釵給眾人分發薛蟠帶來的禮物,也給了賈環一份。有這樣一段文字:
且說趙姨娘因見寶釵送環哥之物,忙忙接下,心中甚喜,滿口誇獎:“人人都說寶姑娘會行事,很大方。今日看來,果然不錯。他哥哥能帶多少東西來,他挨家送到,並不遺漏一處,也不露出誰薄誰厚,連我們搭拉嘴子他都想到,實在可敬。若是那林姑娘——也罷麼,也沒人給他送東西帶什麼來;即或有人帶了來,他也只是揀著那有勢利、有體面的人頭兒跟前才送去,那裡還臨的到我們娘兒們身上。可見人會行事,真真的露著各別另樣的好。”
這樣的例子小說中比比皆是。不多舉。特別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作者好象唯恐讀者不知寶釵之好,不知黛玉之“惡”,都是把她們倆對比著來寫。
第三,黛玉沒有寶釵有才。第五十六回,鳳姐生病,委託了探春、寶釵、李紈共同管理大觀園。按傳統觀念,黛玉是父系的親戚,和賈家的關係比薛家更親,所以寶玉說“疏不間親”。王夫人委託寶釵而不委託黛玉,寶釵理家之才是重要的原因。就文學方面來看,寫詩上她們難分伯仲,但寶釵卻比黛玉知識淵博。看看第四十二回,寶釵論作畫,就知道她知識有多淵博。
第四,賈家的最高統治者賈母公開贊成過寶釵,卻沒有公開讚揚過黛玉,專門給寶釵過生日,卻不見給黛玉過生日。第三十五回:
賈母道:“提起姊妹,不是我當著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萬真,從我們家四個女孩兒算起,全不如寶丫頭。”薛姨媽聽說,忙笑道:“這話是老太大說偏了。”王夫人忙又笑道:“老太太時常背地裡和我說寶丫頭好,這倒不是假話。”
總之,寫黛、釵,作者的筆墨簡直一邊倒。但是他就是這樣寫,我們還是認為黛玉比寶釵好,這是為什麼呢?這個問題我們暫且不回答,再看看是怎麼寫晴雯和襲人的。'
毫無疑問,作者對晴雯是褒揚的,對襲人是貶斥的。只要看看第五回中她們倆的判詞。襲人的判詞是
枉自溫柔和順,空雲似桂如蘭。堪羨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
晴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