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1部分

空,一切萬物皆有終。凡塵本無事,心中自擾之!”念罷,便轉身徑直地離開了龍華寺。

陳耀揚聞言,心有感觸地點了點頭,隨後,便跟著印雲和尚的步伐離開了龍華寺。不過,他還是三步一回頭地朝龍華寺的方向望去,畢竟,寺廟裡有他並肩作戰的兄弟姐妹,有那位寧可犧牲自己,也要保護他的日本忍者!

經過一夜的修養,王鼎的傷勢也緩和了許多。到了第二天傍晚,印雲和尚一手攙扶著陳耀揚,一手攙扶著王鼎來到了他曾經掛過單的地方靜安寺。

靜安寺位於上海灘城內,黃色的琉璃瓦屋頂,屋嵴上“正法久住”四個字正見佛陀心意。

靜安寺的山門為三扇柚木大門,門上以銅釘裝飾,門洞內有石刻佛手、蓮花、八吉祥等圖案。山門左右兩側各飾一隻萬年青石雕刻******印雲和尚領著陳耀揚和王鼎來到靜安寺山門前,印雲和尚上前敲了敲門。過了一會兒,“咿呀”一聲,靜安寺的寺門被人開啟了,從寺內走出一名知客僧,他一眼便認出了印雲和尚,連忙上前雙手合十,施了禮後,當他看到印雲和尚身後的兩個渾身血跡的青年人警惕地道:“原來是印雲師兄啊,這麼晚了,不知道到靜安寺有何要事?”

印雲和尚連忙雙手合十地施禮道:“請代為通傳鶴峰法師,就說印雲帶同兩位朋友前來拜見即可。”

知客僧點了點頭道:“既然是師兄的朋友,那就隨小僧入寺。”說罷,知客僧在前引路,印雲和尚與陳耀揚、王鼎二人隨後跟上。

三人隨著知客僧由山門而入,靜安寺的山門地面上鋪砌著花崗岩,半橢圓型拱門門券雕刻著宋代雲紋花飾。入山門便是天王殿了,穿過天王殿為一片極目舒暢的青石大埕,大埕橫縱均有數百步之遙。大埕的東西兩側為鍾、鼓樓,鐘樓底層有一座湧泉,取名“天下第六泉”。

經過青石大埕便是靜安寺的大雄寶殿了。靜安寺的大雄寶殿以銅瓦為頂,青石為基,雕樑畫棟,古樸大氣。陳耀揚不禁在心中感嘆一聲:“難道是來到了北京故宮了嗎?”

大雄寶殿的兩旁是東西廂房,東廂房設觀音殿,西廂房設牟尼殿,均以兩層雕樑廊道與整個寺院相連起來。雕樑廊道的邊緣以漢白玉蓮花立柱和圍欄進行裝飾,更顯寺院的宏偉大氣。

知客僧帶領印雲和尚等三人來到了大雄寶殿的西廂房,然後躬身站到一旁,停步不行道:“三位沿著長廊向西直行,便可見到師父的禪房了。”

印雲和尚合十施禮道:“謝謝。”說罷,領著王鼎和陳耀揚沿著知客僧所指的方向來到幾間禪房之前。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未完待續。。)

第136章 靜安寺中顯佛性

只見這幾間禪房全以松木搭成,板門木柱,和一路行來經過的金碧輝煌的殿堂完全不同。

陳耀揚和王鼎二人在印雲和尚的領路下來到一間禪房的門口,禪房的房門沒有關著,印雲和尚直接領著陳耀揚和王鼎進入了禪房。

陳耀揚環視一週,這間禪房不算太寬敞,佈置也十分的簡潔樸實,房門正對的牆腳下襬放著一張臥榻,臥榻上正有一位年老的和尚雙目緊閉著盤膝坐在蒲團上唸佛。臥榻靠著的牆壁上方懸掛著一幅書寫著“佛心”二字的篆書墨寶,“佛心”二字的筆畫渾圓有力,頗具威儀。

禪房的左邊擺放著一張茶几,茶几上擺放著一盞茶壺和兩隻茶杯及一盞油燈,油燈的火焰正“唿唿”地閃爍著,將老和尚的身影拉得長長地映在了牆壁之上。禪房右邊擺放著一架書架,書架上擺滿了經文專著。

印雲和尚向陳耀揚和王鼎介紹道:“這位是靜安寺的主持大和尚鶴峰法師。”

陳耀揚和王鼎與鶴峰法師寒喧了幾句後,鶴峰法師見陳耀揚和王鼎均身受重傷,且面色慘白,顯然是失血乏氣之象,連忙說道:“二位施主,一路風塵僕僕,還請坐下休息再敘不遲。”

陳耀揚這時才在這昏暗的靜室中,藉著婆娑的燭光打量了鶴峰法師一番。但見鶴峰法師身材消瘦,身穿一件粗布灰色僧袍,外披一件紅色錦文袈裟。兩道白眉從眼角垂了下來,慈眉善目,瘦消的臉上爬滿了皺紋。這時,他正雙手數著佛珠,口中默唸著佛號。

印雲和尚又向鶴峰法師介紹道:“這位是陳耀揚,這位是王鼎……”

還沒等印雲和尚說完,鶴峰法師便喧了一聲佛號道:“無妨,出家之人應開啟方便之門。”

印雲和尚聞言,應了一聲:“是。”

禪房內立時一片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