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首長、聖源九卿、左師、右師、少輔、都察院長官、內府總管等人員。天朝各機構、人員權責行止,天朝都有明確規定,已由聖皇版令實施。
天朝建設既成,各方也已安背頓入住,天朝氣象盡顯無遺,四方豪傑,紛紛來投奔者甚多。反而各宗門,雖公推天麟為天朝聖皇,卻已沒有完全投入天朝之意,除了幻劍門等少數宗派之外,並不搬入不周山之內。天麟也並不介意。
轉眼之間,登基大典之日已然來臨。四方前來聖城觀禮之人多不勝數,天朝上下自然忙碌異常。因人數過多,能進入聖宮之內觀禮的只不過有百分之一人眾。餘者只好遠居高空,俯瞰聖皇登基的盛況,同樣感受到無以倫比的喜慶。
辰時,日光下熠熠生輝的黃金聖宮之內傳來莊嚴鐘鼓之聲,三響過後,只聽軍師大聖賢者說道:“聖皇登基大典開始!”清朗聲音之中滿含喜悅,瞬即傳遍聖城內外。熙攘的人群瞬時靜了下來,人人屏息凝神。
只聽仙樂陣陣,頭頂九龍玉冠,身著一身大紅長袍的聖皇現身出來,無以倫比的王者風範令無數豪傑心折,絕世無匹的俊美丰姿亦令無數少女暈眩。
天麟緩緩而行,步向御龍院正中的黃金皇座。隨後緩緩轉過身來,肅然面對早已分列站好的天朝眾臣。眾人以官階高低分站兩列,為首者乃是聖後秋容芷,其後為元聖妃許飛娘、音聖妃西門仙音、太師七恨劍君、太輔九指神相、聖源九卿、左師末神無畏、右師西桓尊、二少輔、四常侍、內府總管、都察院主、諸城主及以下文武,足有百餘人開外。因天麟不許跪拜之禮,眾人只微微躬身而立。
眼見天麟站定,皇座之側的大聖賢者微微輕咳一聲,天麟便緩緩落座。大聖賢者緩緩展開捧在手中的黃金詔書。萬籟俱寂之下,詔書開啟的聲音竟頗有些有些驚心動魄。
大聖賢者緩緩掃了前方一眼,朗聲道:“神域天兆,得降聖宮,此天意也;四方豪士,奏表為請,此民心也。吾再三思之,以為違眾不順,逆天不祥,故今正式昭告天下,於不周山建立聖源天朝,南面稱朕,號曰聖皇。朕即帝位,自當效法先賢,夙夜孜孜,寤寐不遑,為久遠之基業計。共四海之利為利,以天下之心為心,柔遠能邇、休養蒼生。佈告天下,鹹使聞之。天朝一年十一月一日。”
聲音落下,眾人躬身山呼萬歲。天麟心頭大喜,朗聲道:“眾人平身!”隨後大聖賢者率眾人捧上九龍印璽。天麟推辭道:“本座才德具無,何敢領受?”大聖賢者道:“聖皇神威蓋世,功德昭於天下,眾人欽服,陛下復何讓焉!”天麟這才受了,置於座上。眾人復又山呼萬歲。
天麟稱帝,天下欽服,除了氤氳山帝君未曾派員前來觀禮之外,一切均甚順利。
典禮之後,聖皇南宮天麟大宴眾人。這一番慶賀,足足到了黃昏才得結束,說不盡的萬眾歡騰。眼看天色將晚,武林法庭之主末神無極、佛界紅蓮佛尊、九世道君、無絕天尊等前來觀禮眾人紛紛告辭而回,眾人也緩緩散去。自此聖源天朝正式立於天下。
天朝成立之後,黃金聖宮獨為聖皇居所。臣屬中除了內府、四常侍、神威營眾武衛以及聖源九卿負有侍奉、護衛聖皇職責而仍舊居於聖宮之內外,軍師大聖賢者等人均皆在聖宮之外另造府邸居住、公幹。眼看天色已晚,也各自拜別歸去。
次日設朝,聖皇天麟與聖後秋容芷,元聖妃許飛娘同御黃金聖殿。按照天朝眾臣品級制度,軍師、太宰、太師、太輔位列一品,聖源九卿、左右師、二少輔、都察院主居二品,諸城主、內府總管為三品,諸戰將為四品,除四常侍不設品級之外,其餘皆為五品以下。
黃金聖殿乃聖皇召叢集臣議事之所,除非特別需要,二品以下臣屬並不上殿。而四常侍因是聖皇隨侍,又不設品級,故而可與軍師、太師、太輔、聖源九卿、左師、右師、二少輔、都察院主同上聖殿。
天麟、聖後、聖妃歸座,眾人忙躬身道:“參見聖皇!”天麟笑道:“免禮!”眾人道:“謝聖皇!”聖殿之上,除了天麟黃金皇座和其兩側的後、妃專座外,前下方還有四張座位,分左右兩列,乃是為天策殿四執殿軍師、太宰、太師、太輔特設的。禮見之後,軍師、太師、太輔便也就坐,聖源九卿、左右師、二少輔、都察院主列隊侍立。
天麟笑道:“天朝成立,乃眾人之功,尤以軍師勞苦功高。朕有神丹數枚,贈與眾人,以表慰勞。”說著右掌輕揮,十數粒神丹脫手而出,冉冉飛向眾人。眾人抬目一望,知是玄天神丹,心下各自大喜,忙接到手中,躬身道謝。大聖賢者因功勞最巨,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