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野利遇迄現在何處,已經沒有一個人知道了。後來過了好久,在清理倒塌的城牆時,才發現他被壓死在城牆下。可憐他也是一代名將,在歷史上因為戰功被稱為天都王的野利遇迄,還是種世衡好不容易施了反間計,才借元昊之手死的。可現在連一點反抗的心理準備工作,都沒有做,就枉死了。
宋朝十萬大軍也被這變故嚇呆了,他們都忘記了進攻。還是楊文廣下令,才知道是該進攻地時候了。
這次石堅回來,楊文廣的怨言可大了。他說石堅地幾次計劃中,他都成了配角,讓他沒有沾上光。還說咱家石楊兩家關係可好,我的幾位叔伯對你都不錯,連我地堂妹都差點嫁給了你。你也太不夠意思了吧。
石堅看他說話,越說越沒邊了,石堅的身旁還站著趙蓉她們,石堅連忙將他嘴巴堵上,說:“這次我讓你作主攻手,行了吧。”
這才將他打發了。
過了半天,他還在暈乎乎地,什麼石楊兩家的關係。你們楊家上下幾百號人,家大業大,我石堅也就只有我一人。我們兩家的關係是從何敘起的?
這次宋軍的進城,只有少數幾十個死黨在反抗,其他計程車兵一是呆住了。就這樣城破了?還有更多的人是想反抗,可他們明智,能反抗得了嗎?人家是十萬大軍,自己只有一萬,不,只剩下幾千人了,如何是對手?紛紛投降。
只是到了下午,銀州城就全部收復。然而這處置幾千俘虜時,石堅用手做了一個砍頭的手勢。
這不是石堅心狠,或者違背了他制訂的政策。當時在他沒有故弄玄虛(當然如果不是這樣,野利遇迄也不會要城門附近集中大量士兵,那次爆炸殺傷力也沒有那麼大)之前,他就打過招呼。並且也在檄文上再三說明了。既然他們不聽,石堅現在殺死他們,也沒有人責備他違反諾言。
石堅這樣做的目標是為了震攝,或者為了立威。
因為幾月前,元昊對親近宋朝蕃子的屠殺,導致現在留在西夏的蕃子,大都是生蕃。就是指對宋朝一直不友好的蕃子,石堅這次進攻西夏,不但有可能面對元昊士兵的反擊。還有可能面對這些生蕃的進攻。如果造成大量損耗,或者士兵死傷,將激發漢蕃之間的矛盾。這不利於現在的石堅民族融合政策。而且朝中有許多大臣只會指手畫腳,他們連什麼叫生蕃與熟蕃都不知道。而且石堅也可能一輩子留在陝西。如果他離開後,調來什麼也不懂的官員,那麼導致漢蕃的矛盾,他的努力就會前功盡棄。
因此他需要在收買人心的基礎上,還要增加一些鐵血的手段進行震攝。
並且野利兄弟都會帶著,這些士兵經過野利的洗腦,都是元昊的死忠。這些士兵難以改造,留下的壞處,比不留下的壞處還要大。因此就是這條原因,石堅也要殺掉一批人,斷了他們心中地反叛念頭,以後俘虜計程車兵,他們也會老實下來。
而且透過這次的屠殺,以後他們再次進攻時,所受的阻力也會小些。
確實,對於這些人,只有用鐵血手腕鎮壓。他們與他們地主子元昊一樣,都是一個貪得無厭的狼,永遠也喂不飽。後世還有一個李自成,這些人遇到弱勢時,就立即投降,一旦得勢,再次造反。至少元昊比李自成還要好些,他還知道建設。李自成進京後,山匪強盜的性格反而變本加利,搶錢搶花姑娘。最後讓韃子進了關,中國的發展一退就不知道多少年了。
石堅還想到前世以元昊為題材的電視劇,如同描寫成吉思汗的電視劇一樣,盡是些老套路。在電視劇編劇筆下,無論成吉思汗還是元昊,均是“苦大仇深”,不甘心本族群受壓抑,有膽略,有抱負,最終拍案而起,反抗“壓迫”和“剝削”所有這些,除了暴露電視劇編導地低商外,也顯示出“階級分析”的殘渣仍餘存在當今人們的腦袋裡,久久揮之不去。
元昊、成吉思汗此等人,本質上就是一種胸懷大志地屠夫,是高階意義上的流氓和惡棍,天生殺才。他們的出現,是時代的悲哀與民族(無論對漢族還是他們自己地民族)的不幸。千百萬流血的面孔,最終只換來後世對一、兩個符號一般“威名”的記憶。
如果不是這些人,憑藉宋
性經濟和科技的發展,那也是中國封建文明達到了最候,到了石堅前世手中,早將那些歐美人丟到兩灣大陸了。可惜因為一次次被這些雄才大略的主逼迫,漢民族以後越來越內斂,越來越保守。最後終於讓其他民族在追近,在反超。後來連大使館炸了,也只是抗議了兩聲,這不是軟弱,這是無奈。
石堅地這次放開,也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