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熊軍那墨黑的盔甲,似乎並不只是顏色上的厚重,其本身也比雲霜開山營的盔甲要重一些。正是這身盔甲,給了雙熊軍無懼弩箭,發起衝鋒的資本。
盔甲的差距,究其原因,還得從雲滇的歷史,以及雲渚雲霜的地理位置說起。
雲滇地處大姜和朔夜以西,但是偏偏和中原還有草原都是交界之地,所以一直以來,他都是夾在兩者之間。哪怕是中原王朝更替,抑或是朔夜草原衰榮,雲滇之地都能依靠著他獨有的地勢,獨善其身。
雖然雲滇之地真的物產豐饒,可它的地勢,大大限制了雲滇的發展。
這樣一來,對於中原和草原來說,也讓雲滇之地變得有些雞肋。可謂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這句話的詳解,便是一筆不合算的買賣。雲滇之地的豐饒物產,還有蠱毒等種種神秘力量,都是讓人垂涎的存在。
可是,若說真的要攻下雲滇,將雲滇劃入自己的版圖,所費軍力,錢糧,怎麼算都會是一件賠本的買賣。
綜合上述原因,雲滇在朔夜人和中原人的雙重壓力之中,得以儲存。
自從上一代雲滇王遭遇叛亂,又自毀阿難陀寺,失去上天眷顧,導致雲滇徹底分裂,成了雲渚和雲霜。
雲渚盤踞東北,更加接近北方的草原人。草原之上,除了水草牛羊之外,還因為極北之地,焚天火山的緣故,擁有大量礦藏。這些礦藏配合火山熔岩的火種,讓朔夜人的鐵器技術,一直領先於雲滇。也就只有地大物博的中原大地能與之抗衡。
這個世間,本沒有云渚,而云渚的誕生,正是因為上一代麻將軍的叛亂,直接導致了這雲滇的破滅。這股叛軍聚集起來,成為了今日的雲渚。
當初雲滇王已經察覺到麻將軍的叛亂之心,也已經準備動手。可是,一交手之後才發現,叛軍的武器及盔甲比起雲滇自己打造的要好上很多。那時候,雲滇王幾經調查,發現叛軍的大部分軍備,都是來自朔夜草原。從那個時候起,叛軍背後就一直有著草原人的影子。
而如今的雲渚,則是更加光明正大。大部分雲渚軍隊所穿的黑甲,基本都是出自草原之手。因為比起雲滇自制的亮銀甲更加堅固,所以深受麻將軍的喜愛。
雙熊軍是當年叛軍主力中軍的底子,然後擴充而成。整個雙熊軍有近萬人,而駐紮在阿難陀寺東門遺址的,只是雙熊軍之中的一部分。若是從人數上來對比,開山營似乎並不佔優。他們所佔的優勢,不過是天黑優先發動攻勢的主動權。
之前也提到過,開山營的營地是依山而建,與平地起營的雙熊軍大有不同。他們佔據著地利。雙熊軍事混編的軍隊,有步兵營,騎兵營和弓弩營之分。有山勢阻擋,這三者都發揮不了什麼威力。
騎兵自不用多說,哪怕雲滇馬再怎麼適合山地,若是完全用馬來爬坡,那便是徹底放棄了騎兵的機動性。這才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長。乃是兵家大忌。
而步兵,相對騎兵來說要好一些,畢竟他們對於地勢的適應性要比騎兵強。但是從下往上的衝鋒,還是會消耗大量體力。而且還極易被埋伏,只要開山營在坡道之上準備一些滾石擂木之類的東西,就足以應對步兵衝鋒了。
三個部分之中,最為要緊的是弓弩。從上往下射和從下往上射,那完全就是兩個概念。前者可以毫不費力地讓箭矢射下,而後者只能以拋射的方法,將箭矢射到更高的坡道上。
這前後威力的差異,應該不用多說了吧?
所以雙熊軍在最初嘗試過攻開啟山營之後,便放棄了攻下開山營營地的想法,轉而接受了僵持的局面。
這僵持的局面,卻在今日被打破了。
開山營趁夜色而來,主動出擊。
負責駐守此處雙熊軍的番校尉,登上木牆之內的暗哨,觀察著近在咫尺的戰場。“這是何來的底氣?”番校尉不過三四十的年紀,正值壯年,他身披黑甲,不過雙肩之上的護肩,乃是兩個咆哮的熊首。他看到開山營的進攻,感到很是詫異。
開山營只是雲霜軍隊之中比較精銳的一部,而雙熊軍,卻是雲渚精銳之中的精銳。兩者的差距,就像那日松湖那麼大。這倒是不是番校尉自吹。外有雙熊軍主動出擊,配合營內弓弩的掩護,攻破對方防線之後,再以騎兵衝殺,他有足夠的把握殺得開山營丟盔卸甲,屁滾尿流。
雖然戰場之上有著火光照明,但是光線也偏暗。憑番校尉的眼力勁,無法估算出暗中還有沒有埋伏或者配合的援軍。
如果是聯合其他幾部一同前來,番校尉倒是要仔細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