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8部分

噩噩,玩世不恭或者,在所有人的寵愛下成長,結果卻是把大好才華lang費掉了不說,性格也變得驕躁蠻橫。說起來,自己的教育也是存在不少的問題。

但不管怎麼樣,共和國的絕對利益,卻是不能夠妥協。這是根本中的根本,不會因為任何人而改變。

第二天,張恬完全沒有理睬自己的意思,但張弘斌還是來到了國會,給出了自己的決定。

國會對這所謂的皇家度假勝地的決定也沒有任何意見,再說也不是不允許他們參一腳進去度假,所以也是進入了深入圖稽核的階段。畢竟這涉及到佔領,以及後續開發的問題。對於新領土的任何事情,都不會是小事,容不得馬虎。

但國會依然是高效率的給出了最終方案,在第三天,就專門有電報,傳送到了臺灣軍港。

得到指示之後,在那一帶遊弋的海軍艦隊,開始進入備戰狀態……

第4章 明順的密議

海軍出征,那就不是張弘斌需要關注的問題,軍部會盯緊的。

再說,對一個群島開戰,以如今海軍的戰鬥力若還不能夠獲勝,那張弘斌反而覺得這天地之間,真的有鬼神?當然,若真的遇到了什麼超級大風暴或者大海嘯什麼的,以至於軍隊不得不退回來,那還是可以接受的。

只是這種很意外的事情並沒有發生,五天後,在通訊儀之中,張弘斌就透過張才瞭解到,海軍已經完成了對夏威夷的攻略,隨船的五百守軍已經開始在當地進行駐守,至於大軍已經繞到了他的領地進行補給,然後經南洋行省,返回臺灣駐地。

海南島這段時間的海軍一直都在關注來自大順和大明的海軍,畢竟臺灣島的海軍出發了,天知道他們會不會趁機南下。只是很可惜的是,他們看樣子是真的被共和國打怕了,寧可相互之間在陸地打打內戰,也不敢在海上與共和國作戰。當然,不排除張弘斌手中掌握的某人,對大明海軍高階將領的影響力。

說起來,那傢伙也倒黴,剛回到老家,就被帶到了這裡。張弘斌其實知道,這是黎落故意所為,否則按照大明如今的錦衣衛實力,先一步抓住他不是太難。如今這老小子,在長安活得不亦說乎,結束了常年的航海生涯,當起了老齡足球隊的隊員,整天和隊友一起玩耍,閒暇的時候去華夏大學聽幾堂課,倒也過得瀟灑。

他在自己手裡的訊息,自然會有專門的人手,傳到鄭成功一系人耳中。結果證明,這位的確不敢再輕舉妄動。若非如此,臺灣海軍,也不敢這樣貿然出動。

大軍回來了,帶著一塊新的國土回來了。要論開疆擴土,只怕歷朝歷代,也沒有幾個比自己更強了。不過真要算起來,只怕歷朝歷代的皇帝都要笑死自己:“華夏尚未一統,你瞎打個球?”

自內而外,攘外必先安內,多少年的優秀經驗,算不算是職業病了?

國人和國人之間打架,有意思嗎?或許春秋時代,各個小國之間,會存在國家的區別,因為那個時候,世界就那麼大。就如同英國和倭國,感覺世界就那麼大,所以一個英國可以分成三個國家打來打去,一個倭國也可以分成七八十個小國家打來打去。

如今已經不是春秋時代了,大家至少明白,華夏就是華夏,就算分裂成幾個軍閥割據,也改變不了華夏人的血脈。

最終誰能夠懂得張弘斌苦心的,張弘斌不報與期待,對華夏進行內戰,並不符合政治經濟利益的述求。而戰爭的本質,其實何嘗不就是這二者的延伸?

武力奪取這大明和大順這兩塊地盤,說真的還真不算太難,只要張弘斌想要做,一年的時間足矣。

但打下來呢?善後誰來做?!自然是自己這個勝利者!

計算戰爭損耗,計算後續善後和撫卹,計算戰後重建,結果國會也好,財政部也罷,都發現成本太高。畢竟對手不是外國,可以直接燒殺搶掠一番彌補自己的財政損失。燒殺搶掠的結果,只會搞得善後處理變得更加麻煩。就如同自己殺了自己的本家兄弟,到頭來掏錢安葬這位的還是自己。

現階段,還是不要考慮武力奪取的那些事情了。優先考慮的,是直接把魏國吸納進來這件事情。

這段時間,魏國已經完成了改革。託福,那些所謂的老世家、大地主都被武力消滅了許多。羅汝才算是被人恨得要死,他的強硬也被這些剝奪了不少權力的地主所不喜。

有意思的是,不少沒有了家產,但好歹保住了性命的地主和世家,秘密找到了共和國的邊關官員,表示希望共和國取魏國而代之。哪怕共和國依然實施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