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無妨。”趙煊也懶得說這些客套話。

鄭明澤微微側身,讓出了中間的位子,道:“王爺這邊請。”

趙煊沒有推辭,一面問道:“今兒來的人都有哪些?”

“都是幾位國子監和翰林院的同僚。前些日子家父得了幾幅長康的字畫,被幾位友人得知,急著過來鑑賞,這才辦了這場小宴。”

鄭明澤聽到趙煊問起,回過頭說道。

他方才正對著阿黎的方向稍稍出神,那小丫鬟低著頭,小胳膊小腿的夾在幾個高個兒中間,意外的顯眼。可鄭明澤還是瞧出來了這位是誰,為了這個小丫鬟,趙煊和善直都鬧翻了,他又怎麼能記不住。

只是,他沒想到趙煊還會將她帶出來。那日趙煊遷怒的模樣,鄭明澤還以為這小丫鬟要吃些苦頭呢。鄭明澤當日雖然沒有明說,不過他也覺得趙煊的態度有些過激了,為了一個小丫鬟,將善直的面子踩到腳底下,未免有些不妥。且今兒看著,這小丫鬟似乎是有備而來,連衣裳首飾都與那日不同了。

真是不知道趙煊究竟是怎麼想的,鄭明澤收回目光,又琢磨地看了趙煊一眼,心裡頗為不解。

趙煊沒有注意到邊上人的打量,說的話也是一如既往的不給面子:“呵,譁眾取寵。”

鄭明澤只當作沒有聽到。

譁眾取寵,那你還不是來了?

一行人繞過一條小道兒,便到了一處開闊的亭子處。裡頭零零星星站著七八個青年人,見到趙煊過來,紛紛行禮。

趙煊抬了抬手,讓眾人起身,而後在鄭明澤的手勢下理所當然地坐上了主位。

眾人抬頭,有些人只注意了趙煊,有些人卻看到了趙煊後頭的阿黎。這樣的場合,隨從也代表了主人的臉面,幾人目光在阿黎臉上游移了一圈,詫異地不行。

攝政王,莫不是眼睛不太好?

這帶來的丫鬟怎麼這麼……貌若無鹽。

也不怪他們,畢竟阿黎站在王安身後,連王安都比她白些。眾人一眼只看到了個大概,哪裡還會細瞧她五官臉型究竟是什麼模樣。

前頭的趙煊也察覺到眾人的視線,心裡那股被壓著的不舒服又湧上來,點了點桌子,厭煩道:“不是說賞畫麼,畫呢?”

“王爺莫急。”鄭明澤稍做安撫,隨即轉身從旁邊的小丫鬟手中取過畫,放到趙煊眼下展開。

一時間,眾人紛紛俯首,專心看著展開的畫卷。

“這是長康的娟本?”趙煊瞧著面前的畫,遲疑地看了鄭明。

“《烈女仁智圖》?”邊上一人驚歎到,雖是疑問,可也帶著一股自信的篤定和激動,甚至迫不及待地探出身,想要就近看得細緻些。文人總有一股傲氣,比起別人說的,更容易相信自己看出來的。

“正是。”

“這真的是真跡?”

鄭明澤點點頭,肯定道:“確是真跡,已經請人驗過了。此畫還是上月初,家父出京城辦事,因緣巧合從一位商人手裡得來的。那位商人並不知此畫出自長康手筆,只當作一般的絹畫準備賤賣了,後得了提點,卻也還是將畫賣與家父。”

“幸虧這畫到了國公爺的手上,否則,只怕是要泯與人間了。”

不知為何,阿黎聽出了一點拍馬屁的聲音。或許是她經常想拍孫嬤嬤馬屁卻總是拍不好,阿黎對這方面尤其敏感。

不過,阿黎聽出了鄭明澤彷彿並不會這話感興趣,謙虛道:“大魏懂畫之人不計其數,縱使這畫入不得國公府,也註定會有旁人慧眼識珠。”

阿黎在心裡連連點頭,覺得這位鄭公子真是不錯。

少頃,又有人言:“都言長康之畫如春蠶吐絲,此卷卻剛勁有餘,委婉不足。”

邊上一人解釋道:“昔日漢成帝耽於女色,荒廢國事,長康奉上此畫意在驚醒,自然會與之前的畫風有些不同。”

“不過,這畫上的女眷婀娜多姿,容顏絕妙,確是不俗。”

“是極是極。”

幾人被這話轉移了目光,又移到畫中的幾位女子身上,一時都沒有說話,靜靜地觀賞起來。

阿黎心裡癢癢,伸著脖子瞅了一眼。

絹畫有些發黃了,不過還是能辨出線條的,阿黎眯著眼睛,看了好半天才將那畫上的幾個女眷給看清楚了。

而後,她深深的覺得這幾個人腦子都有坑。

這也算是容貌絕妙?

阿黎不由得生出一個自豪感來,給了他們一個高高在上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