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1部分

鮮血沒白流”。那麼,她當如何評說那逝去了的歷史呢?然而,數月後她給我的訪中國詩抄中,這一句又改成了“勝負兵家今問誰”。從中是否折射出陳香梅真實的心路呢?反反覆覆尋尋覓覓,但始終留著一份真誠。“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別忘了她是端午節誕生的女孩。

她分外珍惜真誠,嚮往歸真返璞。在古城在山野,她激情洋溢作一場場義務演講。而在美國她是有償演講,且收費不低的。有所中學臨時拉她去演講,禮堂裡已座無虛席,禮堂外還人山人海。她說把門全開啟,讓學生們進來,就坐在主席臺上唄。她演講的主題離不開中國人團結起來,巨龍要騰飛。很多人索要題詞,熟悉的陌生的她都給,有的一寫幾個小時,深夜綠林中還亮著一盞燈,叫人不由得生出心疼。走過青石板小徑,走過炊煙裊裊的村舍,老人孩童好奇地看著她,她走過去,摟著孩童倚著老人拍照留念。看著豁牙的山裡婆婆和換牙的鄉野崽仂全樂呵呵,我想濃妝的香梅老師身上當有“天涯地若比鄰”的親切的家常氣。

歸家路上,她問及我的家世,我說父親大學教授,母親知識女性,姊妹六個,我排行老二。她朗聲笑說,我們真是有絲。她也姊妹六個,也排行老二。天下的事無巧不成書。

她想想又說:我們真是有緣。天下怕很少有作傳者和傳主朝夕相處這麼長時間的。

我想兩者如若原本就是親友師生等關係的話,這實不足為奇,可我們,原本是兩個陌生的女人,這才叫機緣。

在我的視野中,我並不認為香梅老師是一個完美無缺的女人,女人的製成點或多或少她也會有一點。歸家路上,夜幕沉沉,正聊天的她忽然發現前邊開道的警車已不知去向!結果車隊停停找找,繞了好一陣才尋到這輛開路先鋒,她這一氣非同小可,定要警車上的人過來說清楚,我只有奔來跑去傳話,直到她息怒。這支小插曲我倒覺得挺豆,如若香梅老師時時刻刻事無鉅細都是“有容乃大,無慾剛剛”的完美形象,她當是尊泥菩薩而不是活生生的人了。

在車上,她給我寫了一首詩:

題贈胡辛教授

又見江城散柳棉,

韶華春夢百感牽,

瓊樓高處愁如海,

未必樓居便是仙。

香梅寄意

九四。九。十七

成功女人的心田也有悲涼的一隅,她向我完全洞開了嗎?我不知道。

嘔心瀝血一年整,這部傳記終於殺青。我只期待讀者掩卷後,會嘆息一聲:此中有人,呼之欲出”

這部傳記的寫作過程中,香梅老師提供了口頭和文字資料,同時我還參閱了有關的歷史資料和著作,在此我一併致以真誠的敬意和謝意。

這部傳記的出版,得到作家出版社的鼎力支援,尤其是李玉英女士,做了大量具體細緻的工作,並同我一塊數次與香梅老師見面懇談,這部傳記才得以順利出版。在此我向諸位致以真誠的敬意和謝意。

南昌大學的領導對這部傳記的寫作給予了無私的幫助,在此亦致以真誠的敬意和謝意。

胡 辛

於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