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埃及傳說的年代,妄圖證實但以理先知夢中看見的巨獸頭上十隻角是十個王國,一隻小角是羅馬教會,他還埋頭於約翰啟示錄的研究等等。在留給他的侄女婿的大量遺稿中,有關宗教、神學、年代學的著作竟達一百五十萬字。這些徒勞無益的工作佔據了他的整個後半生,使他完全淪落為神學的奴僕。
我們不能責怪牛頓為什麼會從一個偉大的科學家變成一個虔誠的“神”的奴僕。即便是科學高度發展的今天,人們面對“不明飛行物(UFO)”的時候,不也在猜測是外星人來訪了嗎?面對不斷吞噬萬噸巨輪和大型飛機的“百慕大魔鬼三角區”,不是也有外星人軍事基地的傳言嗎?面對今天都難以做到的人間奇蹟埃及金字塔,人們又認為是外星人的作品了?今天的人類,面對用今天的科學知識無法解釋的問題,不好意思說是神的力量了,便抬出來一個外星人的設想,這與太平洋小島上的土著人崇拜“飛機”有什麼兩樣?
老子說:“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前提是在道蒞天下的情況下,鬼神才會失去它的魔力。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再來重溫兩千多年前老子的學說,才真正領會到老子思想的偉大之所在,才真正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博大精深。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六十一章:大邦者下流
第六十一章:大邦者下流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蓄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筆者字面理解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
大國要像居於江河下游那樣,擁有容納天下百川河流的胸懷,只有用謙虛、低調的態度來對待,才有可能產生如此浩大的包容心。
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
因為謙虛、低調的平和態度能夠產生浩大的包容心,所以他產生的吞吐能力會遠遠大於用強權、爭霸所強行爭奪的吞吐能力。
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
所以大國以低調、謙虛的態度對待小國,就可以取得小國的信賴。小國以謙和的態度對待大國,就可以取得大國的保護。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一方面以低調取得信任,一方面以低調取得保護,互相信賴,相互為國。
大邦不過欲兼蓄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大國不過是想把小國放在自己照顧之下,小國不過是想大國接納他們的朝貢而免遭侵略。這樣雙方都可以達到他們的願望。要使兩方面各得所欲求的,大國更應該低調、謙虛的尊重小國。
筆者感悟
老子在本章裡闡述了國與國之間和平共處、避免戰爭的方法。
中華民族一向以愛好和平而著稱。中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則就體現了大邦的風範。
(1)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中國對外政策的宗旨 。(2)獨立自主是中國對外政策的根本原則 。(3)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中國處理同一切國家關係的基本準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即: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4)中國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主張。
天可汗……李世民
天可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就是運用的這種方法,使中國出現了空前的和平、繁榮。
貞觀四年(630)三月,唐將李靖、李績大敗突厥,俘其頡利可汗,*厥滅亡,唐朝的版圖擴大到了今天的貝加爾湖以北。原屬突厥的部落有的北附薛延陀,有的西奔西域,其餘投降唐朝的尚有十多萬人。
中書令溫彥博力排眾議,主張將突厥降眾遷居到水草豐美的河套地區居住,保全他們的原有部落,順從他們的生活習俗,這樣既可以充實空虛之地,又可以加強北邊的邊防力量。最後,還針鋒相對地指出:“天子對萬事萬物,應該像天覆地載一樣,無有遺漏。今天突厥在窮困潦倒之時歸降於我,能將他們拒之於外而不予接受嗎?”
唐太宗很贊成溫彥博的建議,並補充說:“自古以來都是貴中華而賤夷狄,只有我對他們都是愛之如一的!”於是,他便在河套地區設立了定襄和雲中兩個都督府,統領突厥降眾。對於願意歸附的各級酋長,都拜為將軍、中郎將,佈列朝廷,五品以上的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