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5部分

人辯稱這些都是有罪之人,但七十萬這個數量相比於當時全國總人口不過2000萬來說,這個比例也是很驚人的。朝宮可以容納十萬人,在裡面運送酒菜要用車和馬才行,僅一個前殿的面積就達到了東西長693米,南北寬116米,臺基高達米,上面可以坐上萬人。 但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聯合組成的阿房宮考古隊,對阿房宮遺址進行的考古工作發現,阿房宮本來就沒有建成,秦朝此宮殿僅完成地基而已。

除此之外,還有興樂宮、梁山宮等等。

據《三輔舊事》記載:秦國有“表中外殿觀百四十五”。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國有“關中計宮三百,關外四百餘”,另外,“咸陽之旁二百里內”,還有“宮觀二百七十”。

有宮殿就要有美女,在滅六國時,就把所有各國的美女都擄掠來放在所建造的宮殿之中。宮女總人數,據三輔舊事記載:後宮列女萬餘人,氣上衝於天。並且,秦始皇死後,這些宮女絕大部分都被迫殉葬。

驪山墓從秦王登基起即開始修建,前後歷時三十餘年,每年用工七十萬人修建。現在留存的墓從外圍看周長2000米,高達55米。內部裝修極其奢華,以銅鑄頂,以水銀為河流湖海,並且滿布機關。僅看秦始皇陵的兵馬俑,就可看出當年修建這座陵墓的百姓負擔之重。並且,建造陵墓的工匠在陵墓造成之後全部被活埋。

為求長生不老之藥,又派方士徐巿(即徐福)率童男女數千人至東海求神仙等等,耗費了巨大的財力和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難。

秦滅六國之後,即開始北築長城,每年徵發民夫四十餘萬。在當時生產力極度低下,男人辛苦勞作尚不能果腹,女人紡織的布都無法蔽體的情況下,徵調如此之多的民力去從事非生產性勞動,造成的結果只能是死亡人數無法統計,千里之地盡是屍首,血流成河的慘劇,所以百姓十戶人家裡有五戶想要造反也就不足為奇了。“孟姜女哭塌長城”的民間傳說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普通百姓對修築長城的怨言和秦的*黑暗。

綿延萬里的長城它並不只是一道單獨的城牆,而是由城牆、敵樓、關城、墩堡、營城、衛所、鎮城烽火臺等多種防禦工事所組成的一個完整的防禦工程 體系。這一防禦工程體系,由各級軍事指揮系統層層指揮、節節控制。以明長城為例,在萬里長城防線上分設了遼東、薊、宣府、大同、山西、榆林、寧夏、固原、甘肅等九個軍事管轄 區來分段防守和修繕東起鴨綠江,西止嘉峪關,全長7000多千米的長城,稱作“九邊重 鎮”,每鎮設總兵官作為這一段長城的軍事長官,受兵部的指揮,負責所轄軍區內的防務 或奉命支援相鄰軍區的防務。明代長城沿線約有100萬人的兵力防守。總兵官平時駐守 在鎮城內,其餘各級官員分駐於衛所、營城、關城和城牆上的敵樓和墩堡之內。

從公元前222年開始,秦始皇開始大幅修築以國都咸陽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的馳道,類似現代的高速公路。馳道並實行“車同軌”,均寬五十步。馳道的作用有數項,一說是使交通方便,以利管理六國舊地,一說主要目的為方便北方戰爭前線的補給,還有一說是方便始皇出巡時能暢通無阻。除秦直道和秦棧道外大多在秦故地與六國舊道以及在秦征伐六國時修建的道路上基礎上拓建而成。著名的馳道包括:上郡道、臨晉道、東方道、武關道、秦棧道、西方道及秦直道。

秦始皇在掃滅六國後,為方便運送征討嶺南所需的軍隊和物資,於是命史祿開鑿河渠以溝通長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灕江。運河在最終在始皇二十年(前219年)至二十三年(前215年)修成。靈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它自貫通後,二千多年來就一直是嶺南與中原地區之間的水路交通要道。因此此項工程在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治大國,若烹小鮮。”秦始皇卻反其道而行之。萬里長城、秦馳道、靈渠、阿房宮及秦始皇陵等的規模均極為龐大,勞動舉國的人口興修,不少文獻均斥責在工程進行時造成不少人命死傷,當時被榨乾血汗的老百姓,要詛咒暴君秦始皇不得好死:“秦始皇,奪俺糧,開吾戶(門),據吾床,飲吾酒,喝吾漿,食吾飯,以為糧,張吾弓,射東牆,前至沙丘當滅亡。”(《太平御覽》卷八六)但另一方面卻使各地的交通進一步發展,有助日後交通、經貿、以及各民族之融合。故此,一直成為史學家對於秦始皇功大還是過大的爭論點。 txt小說上傳分享

最原始的神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