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時張松又站出來,他可不認識什麼三國史上第一聰明人,後世尊奉聰敏達到神級別的諸葛亮。張松甚至這些時日在曹軍大營沒對諸葛亮留下什麼印象,他只知眼前這個毛頭小夥子,只不過是曹智隨身帶的一個布衣。看諸葛亮剛才強出頭的架勢,無非是仗著幾分小聰明,想爭取贏得曹智的賞識,而好謀個出仕的機會。張松自不會就此罷休自己的觀點,於是就與諸葛亮展開了辯論。
接下來無論他們再說什麼,曹智卻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戰爭中的決策可以犯錯誤,但卻絕不允許猶豫,因為猶豫就意味著就算有正確的決策機會也會錯過。
“孫權、周瑜你們一起來了更好,省的了我們將來東奔西走的麻煩。”
暗自計較一番的曹智,在逐漸嘈雜的議事廳中,突然冷冷對著一旁註視著廳中爭辯雙方的蔡瑁下令道:“蔡瑁,下令水師,接下來的日子,與周瑜纏鬥五日,許敗許和,就是不許勝,把我們佈置的陷阱,再往後移十里,我要等孫權和周瑜會師!”
“是!”
在一片驚愕的表情中,蔡瑁等武將慌忙豁然起身應命。
曹智的言語代表了他的選擇,在接下來的數日內曹智渾然不理苦等曹智有所行動孫權的期盼,像是忘了孫權已經佔領他身後的一處要害之地一般,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眼前的周瑜身上,
在此期間蔡瑁和周瑜又進行了數次戰鬥,不知是不是孫權拿下巴陵的訊息使荊州水師一蹶不振,竟然屢戰屢敗,一副心不在焉的架勢。
隨著程普、黃蓋等人的到來,周瑜兵力得到了大大的補充,在廬江告破,會稽以兵臨城下,吳郡朱治與曹軍激戰,傷亡慘重,有一支水陸曹軍突襲材桑等不利訊息刺激下,周瑜和程普放下彼此間的成見,精誠合作,在催促孫權火速北上完成合圍曹軍外,他們自己也開始加緊進攻。
但在此時英明瞭一把的孫權,卻在是進是退上不像之前的英明果斷了,他不得不犯起了猶豫。更不能像曹智般無論對錯的就面前的問題瀟灑的進行一番抉擇。
左等右等沒見曹智有所行動的孫權此時在巴陵更是坐立不安起來,張紘此時和吳景倒是出奇的一致,主張孫權立即率軍北上,合圍曹智,實行圍魏救趙計劃,不希望能贏整個戰局,但挫敗曹智的本部人馬,他們就有討價還價的本錢。
但孫權不是孫策,能那麼鐵石心腸,決策果斷就不是孫權了。他畢竟還太年輕,再說被困在巴邱的可是他親叔叔。父親孫堅死後,這個世上最疼他的就屬孫靜了。他甚至相信自己能繼承大哥孫策的江東事業,和這個叔叔一直的支援是分不開的。
“圍魏救趙”固然是好,但曹智不理他們這套呢?憑著孫靜和孫賁、孫輔的敗軍,他們現在加起來能還保持有五六千人已經不錯了。但他們要去圍得曹智本部陸軍六萬,水軍四萬,整整十萬,他們能不能包住曹智在赤壁的十萬大軍是個問題,人家會不會甩你這招“圍魏救趙”都是個大問題。
要是孫權就這樣放棄巴邱,憑孫靜、孫賁、孫輔的兵力很快就會被曹仁、曹純兄弟倆吃掉。孫權的心腸還是很軟的,他沒有父親、兄長的果斷和剛毅。他在這個問題上還是主張先反過來,繼續逆流而上,攻打巴邱,救出孫靜等人,拿下巴邱、巴陵,對他們夾擊曹智最後在赤壁的大軍會形式更好。
孫權甚至在給周瑜的去信中,要求放鬆對曹智步步緊逼的進攻,讓他放鬆曹智,使對方能騰出手來,考慮是否出兵巴陵。這樣就符合他設計的步驟了,但令人失望的是,曹智和周瑜都在此時已不願、不能罷手,雙方打得不亦樂乎之下,也使孫權的期盼徹底落空。
正當孫權和吳景、張紘就是前進實行“圍魏救趙”策略,還是後退解救被圍困在巴邱的孫靜之時,孫靜和他的部屬,以及巴邱城的確已經岌岌可危。
孫權想象的孫靜還有五六千人馬,還是一個理想的概念。實際情況是孫靜此時已經沒有這麼多人馬了,他在三日和曹純爭奪巴邱半城的過程中,就消耗掉了兩千人馬,此時更是被一隊一隊被正面曹軍的瘋狂進攻,每時每刻都有人在倒下,每時每刻都在以減員的代價,堅守著南城城防。
孫賁和孫輔的殘部已經退入城內,和孫靜組成了共同防禦。但這兩個傢伙一路被曹仁追趕碾殺,到達巴邱的這日孫靜在城樓上迎接他們時,就看傻掉了,孫權應該分兵這兩人三千多人馬的,此時一路敗退到巴邱時,已經只剩下一千多人,其餘已經皆成了他們敗退路上的亡魂。
整個軍隊逃入城時,已經如喪家之犬,丟盔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