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7部分

厝徊煌��

譚代巡撫雖然不知這位年輕的頂頭上司,要如何實施他這個計劃,但他卻從這個年輕人的話中,聽出了他無比的自信。這股面對千軍萬馬,仍能談笑風生的氣勢,已足令自己折服。

當雷曉飛接著提出了,要把青城至山城這段三百多里的路兩旁的村子,作為他治理巴蜀的第一站時,譚代巡撫忙問原因。雷曉飛道出了他的理由,一是這段路在巴蜀的兩個最大的城市之間,操作起來方便;二是如果治理好這片兩個重要城市之間的地區,那影響力,非同小可。

譚代巡撫見這年輕的頂頭上司,那股自信,好像是與生俱來似,不禁佩服,同時,他也擔心,如果治理失敗,那影響力,也非同小可。

因是初識,他不知這位年輕頂頭上司的性情,不好提出疑問,就只好擺出一副虛心的模樣,向雷曉飛討教治理之策。

雷曉飛把自己在穗城和番山墟的所作所為,詳細地告知譚代巡撫後,譚代巡撫才恍然大悟,原來面前的這位年輕的頂頭上司,早就有了這方面的成功經驗。這麼年輕,就能有這番成就,難怪官職做到那麼高,人家確是能人所不能嘛。

直到這一刻,譚代巡撫才真心服了這個年輕的頂頭上司。他當了幾十年的官,雖然混得不算最好,但起碼也一步一步從基層混到了三品,官場的這幾十年中,他見到能真正一心一意為民謀幸福的官並不多,眼前的這個年輕人就是其中一個,而且還是在短短時間內,成效就能立竿見影。

譚代巡撫改變了對雷曉飛的看法後,忙用恭敬的口吻,討教如何治理之道。

雷曉飛把自己那已經運作成熟的“互助生產模式”和開荒、包產、包銷的新生產流程,傳給了譚代巡撫,並把自己這幾天來,從山城走路過來,途中瞭解的概況,一一告知譚代巡撫,同時,也將自己初步擬定的治理方案說出,讓譚代巡撫參詳。

譚代巡撫越聽越驚心,驚的是,這位年輕的頂頭上司,何來如此豐富知識、經驗?譚代巡撫越聽越敬佩,敬佩的是,這位年輕頂頭上司的方案太精彩,好像讓他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譚代巡撫對升官的慾望並不強,因為他這一把年紀,能再升一級,就算奇蹟中的奇蹟了,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就算給他再升兩級,好像用處也不大,他還能做得了多久呢?最多也不過是告老時,多一點俸祿。

反而,另一個慾望時刻困擾著譚代巡撫,就是在告老前,看能不能辦上一兩件能讓他在還鄉後值得回憶的事,值得讓自己的子孫自豪的事,能讓轄區民眾稱讚的事。

現在,這個機會來了。是面前的這位年輕的頂頭上司帶來的,自己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否則,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

抱著這樣想法的譚代巡撫,馬上暗下決心,一定協助面前這位年輕的頂頭上司,把這事辦成、辦好。於是他虛心地、專心地,向雷曉飛了解了這套治理方案的細節,並針對當地的實際情況,提出了不少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經過一番接觸,雷曉飛也從心底上接受了譚代巡撫。有一個長年紀的老官場,誠心誠意地助自己,那當然是最好不過了,起碼,他那豐富的官場經驗、閱歷,能彌補了自己這方面的不足。況且,這位年長的老官場,還是唯一熟悉當地的官府中人。

因為兩人都成了對方的需求,並且在共同的目標下看到了對方的可互補性,所以,初見的兩人,一下子就達成了一種默契,一種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奮鬥的默契。

雷曉飛根據譚代巡撫的提議,對自己的計劃,作了進一步的完善。然後兩人就著新的計劃,研究磋商如何開展。

雷曉飛的這一套治理計劃,開始的那部分,簡直就是李村和番山墟農村改造的翻版,雷曉飛的意圖也是要先從開荒、種植方面著手,在解決人們溫飽的同時,再把剩餘的農產品由官府出面,統收統銷。

大華的當代,幾乎佔了百分之九十幾的人,都是靠在土裡刨食,要改變一個地區的貧困現狀,就一定要從土裡想辦法。既然雷曉飛的“互助生產模式”和開荒、包產、包銷的新生產流程,已經經受了兩次檢驗,都顯示出極其成功,那號稱“天才”的雷曉飛,當然就要“借風揚帆”啦,把這個好東西推到更大、更遠。

只要改變了農民這個主流群體的生活,就會帶動其它的群體、其它的行業興旺。

要在巴蜀這個地方,推行雷曉飛的這套治理計劃,比在李村和番山墟兩個地方,有它的有利條件和弊端。

就人來說,這裡的有利條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