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軍覆沒,死無葬身之地,這也是一種巨大的風險。
既然同樣存在巨大的風險隱患,那還不如取於自己最大利益的計謀,況且,我命由己不由人,靠自己總比靠那被困唐軍要把握得多,所以李承訓臨時變通,選擇了輕兵疾進,直搗黃龍的策略。
他那面具是白將軍在他與醫佛聊天的時候,用木頭現刻的,白將軍本身就常帶著面具,加之白日裡與乙先生對決時,對乙先生的鬼面青銅面具也是印象深刻,因此雕刻起來並不費力氣,也算是惟妙惟肖,唯一的難處便是無法處置成那種青銅古色,他只能用黃泥和上一些植物根莖調成與之相似的顏色。好在是夜晚,天色不明,只要距離足夠遠,自然不會有人看得出異常。
這邊李承訓帶人神鬼不知的混入龍睛區域,直奔突厥中軍大帳,而另一邊,薛家兄弟卻如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亂轉,卻是一籌莫展。
被圍困的唐軍損兵折將,兵力銳減至五萬,卻仍然奪不下前方那處關口,無奈之下,薛萬均不顧其弟薛萬徹和那白頭先鋒小將的阻止,盲目改變策略,將強攻山崖兩側的部隊變做佯攻,同時抽掉這兩部主力全都集中在峽谷大路,打算冒險快速衝將過去。
由於早在攻擊雙側山陵的時候,他們便已經棄了馬匹,如今十數里地過去,上哪還能尋得馬匹?只能徒步狂奔。這下可好,兩側山樑上的突厥弓箭手將那佯攻的唐兵打得寸步難移,而峽谷中竟有一票突厥騎兵衝殺出來,殺得那峽谷中的唐軍突圍主力節節退敗,不得已又退縮到己方控制的山陵區域。
若不是那位白馬小將帶著兩千軍事浴血斷後,怕是這五萬大軍頃刻間便都散了,可惜那兩千軍士全部殉難,而那小將也是身上掛彩,傷在左臂。而正是這一戰,迫得金鱗鷹現身,他出手救了那小將。
此戰過後,被困唐軍才探明敵情,原來從龍尾回撤的突厥三萬大軍早已抄近路回防龍睛區域,因此六萬大軍齊聚在龍咽隘口至被困唐軍所佔山嶺方圓三十里空間,不說每一塊大石,一株枯樹後面都有突厥兵士在防守,也肯定是任何一處險要都有重兵雲集,這讓已疲憊不堪,半數傷兵的唐軍,如何去攻陷壁壘?
“二位將軍,眼看子時將近,咱們不能再等了,給末將一支人馬,拼死,末將也要奪出一條生路來!”白頭小將再次請命。
“不行,咱們打不過,還是等待援軍吧!”薛萬鈞立時插言。
“援軍?”那小將冷哼道:“大將軍,咱們十萬大軍,都走不出這青龍峽,而幽州守軍總共那麼幾萬,你覺得他們能突破進來嗎?”
“王將軍,難不成明知不敵,還要去送死嗎?”薛萬鈞臉色不善。
“不戰,難不成投降嗎?”那小將也聲色漸高,難怪他心中有氣,當初路過這青龍峽谷時,他便提出分軍而過,就算被伏擊,也不至於大軍全部被困於此,可就是這個薛大將軍,堅持說這是大唐後方,不會有突厥大軍存在,結果變成了現在這般摸樣。
“行了。”薛萬徹厲聲打斷二人的爭執,“王將軍說得有道理,咱們戰也是死,不戰也是死,不如選擇壯烈的戰死,只是,這些鮮活的生命全都折損在你我兄弟二人的手裡,我這心裡難受啊!”
薛氏兄弟率領的十萬大軍,是臨時從李靖征討吐谷渾的大軍中半路分出來的,都想著只要大軍開赴幽州,那些以劫掠為目的的突厥人自然望風而逃,可誰曾想突厥人這次竟然是以攻城略地為目的,而且戰力如此之強,如今眼看十萬大軍灰飛煙滅,令他們如何不覺得愧對李將軍,愧對皇帝啊。
而這裡面最窩火的便是薛萬徹,他與那白頭小將一般,出兵以來看出了很多問題,無奈其兄剛愎自用,不聽人言,而他自己也是大意了,未想到突厥人變得如此奸猾,所以並未據理力爭,結果導致瞭如今這般萬劫不復的境地。
“幾位將軍莫要憂心,”帳簾一挑,兩道黃眉的金鱗鷹踏步而入,“李駙馬的援軍已經殺到龍咽隘口,據此不足三十里地,子時一到,咱們拼死搶關便是。”
第一百一十一章 孤軍入敵營
與被困唐軍同樣感到壓力存在的是阿史那薄布,他的軍營也在龍睛區域,他與被困唐軍其實距離很近,若非要計算一番,也就山路十里,但其地勢較高,可以俯瞰全部被困唐軍。
這也是被困唐軍在山嶺上行軍舉步維艱的原因,畢竟再前進數十里地,便可攻到突厥帥帳了,阿史那薄布自然將他的精銳兵力全部鋪排在各處要塞。
不僅如此,來自幽州方面的唐軍已經奪下了龍牙隘口,並透過了龍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