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五歲的時候,賈維把這個天真可愛的小丫頭送走了,送到哪裡,誰也不知道。
聾啞老人問過賈維,賈維也不說,自然是為了保護墨衣,因為這個時候竇建德的大軍已經開始潰敗,他無奈之下,又開始懷恨賈維,恨他再次奪走了他的希望。
聾啞老人現在有很多下手除去賈維的機會,因為賈維非常信任他,特別是在其送走小墨衣後,賈維更是令他跟隨在自己身側不理左右,將他作為一個忠勇的聾啞隨從來用。
思來想去,萬般糾結之下,他終究還是沒有下手,他心疼小墨衣回來後找不到父親,也想著跟隨賈維在側,終有一天還能見到小墨衣。
時光荏苒,這對仇人相伴轉眼就是二十年,上官伯陽的心已經靜了,好似真成了一個聾啞老人,對何事都是不管不問,他不打算報仇了,他想到上官淑儀的死,是其為了向賈維表白自己的清白,她始終還是愛著賈維,向著賈維的。
我心已死,唯一放不下的便是自己全心寄託,照看了五年的戀人的孩子,小墨衣。
我心已死,去哪裡也沒有意義,生也沒有意義,死也沒有意義,只是習慣了在這裡,做這些。
我心已死,波瀾不驚。
所以,就算他二十年後再見到賈墨衣的時候,他也沒有現身,只是偷偷地看著她,而後繼續按部就班地過著自己的日子,沒人注意到這個由死入生,又由生入死的老人。
賈墨衣沉寂在自己的回憶中,淚水不自覺地從面頰滑落,即便牢內昏暗,他也生怕他人看到,轉到牆角偷偷的拭去。
此時,眾人已在李承訓的分派下,安頓下來,銀環、出塞鷹,加上他自己輪番值守,其餘人等該睡覺睡覺,該療傷療傷。
他原則是,越在危難時刻越要吃好,喝好,睡好,這才會有精神去應對接下來所面臨的危機,何況這次他們並不見得會有生命危險,不過是突厥人與大唐交換利益的籌碼而已。
第三十四章 巧盜金鑰
接下來的三日都很平靜,沒人來打擾他們,只有上午和下午兩次送來的饅頭也足夠眾人享用的,而送飯的上官伯陽也絕口不再提幫忙逃走的事情,反倒是與他們講了近期幽州城破後的情形。
都督府有個聾啞老頭,這數十年來在幽州城是眾所周知的,所以突厥王子和耶律黷武等人談論軍情的時候,沒人會料到這老傢伙其實耳不聾,眼不花,把所有秘密都偷聽了去。
當日,隨著突厥鐵騎的一衝而入,邊塞重鎮幽州城宣告被破。這些金戈鐵馬在幽州城內橫衝直撞,更有早就隱伏好的耶律家武士為其引路,而唐軍則是群龍無首不堪一擊,被殺得丟盔棄甲,整整三萬大唐守軍非死即降。
破城之後,幽州成了地獄魔窟,突厥人開始大肆搶掠,他們不僅搶掠財物,更搶掠女人和男人,女人為妻妾,男人為奴隸,他們需要繁衍,也需要苦力。
但他們所搶掠的目標,也是有選擇的,被搶的大多都是那些與耶律家有嫌隙的,但凡此刻宣示效忠耶律家的,則全都得以保全,很顯然,這是耶律家出賣唐城得到的回報。
現在,整個幽州城可以說處處都是擁護耶律黷武的民眾,沒辦法,為了生存,他們只能選擇屈膝,這就是一盤散沙的老百姓,他們不管你是何政治集團,只要讓他們安生過日子就行。
還有一點與以往不同,突厥人這次居然開始在幽州城駐軍,這是以往從未有過的事情。從古至今,遊牧民族從來都是搶掠,不知道占城,但這次,他們改了習慣,也許這就是進化,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適用於人的思想以及軍事的成長。
賈維是在帶兵攻打失陷平州的路上聽說幽州城破的,他大吃一驚,細問之下才得知是耶律家叛國導致幽州城未戰而墮,不由得痛心疾首,悔恨不已,立即下令回軍解圍。據說大軍已於日前抵達幽州城外五十里的地方,但卻停止了行進,沒有絲毫要反攻城池的樣子。
這最後的訊息是聾啞老人於三日後的一天深夜,在地牢裡秘密告之眾人的,與此同時,他用帶來的地牢金鑰開啟了眾人被緊固的牢門,把他們接應出來,自然也包括對面牢房中的金甲和銀環。
“快,隨我去出城的秘道!”聾啞老人身為賈維的嫡系,參與了這秘道的建設。
李承訓沒想到聾啞老人還真有辦法盜出了鑰匙,至於其所說的秘道他倒不覺得驚訝,經營暗影門出身的賈維,不可能不給幽州城建設幾條秘道。
“伯伯,你沒事吧!”賈墨衣擔心其為了偷盜金鑰而有所損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