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叔,都是自己人不至於。”
本來是老古幫我忙,現在老古反倒跟我賠起了不是,這就把我弄尷尬了。
看來今天得費點口舌了。
我問大侄子知道邙山嗎?
生在蘇杭,葬在邙山,天下最好的龍脈風水葬地。
從東周到後唐葬了八十多座帝王墓,還不帶其他想沾龍氣的貴族。
這種地方誰能不知道呢?
問題是葬在邙山上的人,哪個保住了基業,福廕了子孫?
不是龍脈不行,而是葬的人實在太多。
別說那是條化氣的風水龍,就算是條真龍,也經不住這麼多的屍穢。
同樣的道理。
現在的墓地,動則漫山而立。
山中寶氣聚的還沒有洩掉的多。
即便是上好的風水佳局,沒了地氣也是假局,
所以不是這個墓地不好,而是現在根本就找不出好墓地。
換句話說,所有公墓裡的墓位從風水角度看,全是廢穴。
我嘴上說著話,手上也沒閒著。
昨晚臨走時,我叮囑趙軍回去幫我準備兩樣東西。
一個“百福袋”。
所謂百福袋就是一些喻義吉祥的物件。
從吃的到擺的,用的都可以。
紅棗、花生、桂圓、蓮子,葡萄、橘子、櫻桃、蘋果這一類吃的,去皮肉留籽算數。
蝙蝠、奔馬、葫蘆、大象、蟾蜍、麒麟、貔貅、白菜這一類擺件,貌相完好,沒損傷也算。
“百”也是個虛數。
要的是這份壓地氣的實誠。
我親自下手,把放骨灰罈的地穴挖深一尺,埋入百福袋。
趙軍幫我找的另一樣東西,是“地龍”。
所謂地龍就是蚯蚓。
傳說宋太祖曾經腰纏火丹(也就是纏腰龍一類的面板病)。
宮中太醫,無法可醫,眼看性命垂危。
有人就推薦了一位綽號“活洞賓”的藥店掌櫃。
活洞賓
用蚯蚓入藥治好了宋太祖。
太祖問活洞賓此為何藥?
活洞賓說皇上是真龍天子,此藥叫地龍,以龍補龍,才能生效。
自此蚯蚓又叫地龍。
我讓趙軍帶著李一和洋保鏢去找些石頭、墳磚回來。
然後用石頭、磚塊以九宮八卦之勢圍繞墓位埋出一個迷局。
最後再把蚯蚓放生在迷局之中。
蚯蚓出不得迷局,也侵不到墓穴,只能在迷局內松肥泥,豐沃土。
風水上來看,地龍正好應了個“龍”字,但也不是真龍,而是假龍。
養假龍為蛟,化煞氣於外,埋百福於底,生寶氣於內。
這就是個自成風水迴圈、日久見長的“養龍化氣局”。
我圍著墓穴做好了局面,就開始安排下葬。
等著封好墓頂,我從百寶囊中取筆捉金粉點在墓頂上。
這是“點石成金”,定準了寶穴之眼。
有這一筆在,養龍化氣局才能活的起來。
我這邊一番操作完,老古驚為天人。
他是背屍門道里的出身,講究的是百無禁忌。
直說等自己死了之後,無論如何要請我給他也擺一個“養龍化氣局”。
我說一人一個命,做什麼局,得按著命數來。
老古大侄子只看我搞出的這些門道,也沒話說了。
我看的出來,他還是有些不服氣。
不過沒關係,做墓局這種事,不是一朝一夕能看出來的。
就像李淳風利用安定公主,在公主廟山上佈下的風水大局。
改一朝氣運,那是真正的鬼斧神工、化腐朽為神奇。
但是武皇登基時,多少人都如喪考妣,只覺得李唐氣數已盡。
李淳風能站出來解釋嗎?
不能。
解釋也沒用。
這種事信則得善果。
不信不蔑,不功不過,其實也挺好。
對我來說,只要晃過剛才那番尷尬的局面就足夠了。
我看著狗寶兒神情沮重,就讓他在墓前多留一會,
老古是眼裡
有事的人。
他立刻就接過話茬,招呼我們餘下人到他侄子辦公室裡喝茶。
老古這是剛跟我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