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2部分

,也利於他掌控。

可此一時彼一時,局勢真正危險的時候,內閣還是要齊心協力的。

錢士升抬頭看了看皇上,緊跟著開口了。

“皇上,臣以為最大的問題還是在遼西,後金的皇太極親率後金韃子進攻,就是想著拿下錦州城和寧遠城的,目的就是破壞我大明的關寧錦防線,故而臣建議以遼西的征伐為重點,至於說李自成和張獻忠兩路流寇。。。”

錢士升有些猶豫,說話吞吞吐吐。

“錢愛卿,想到什麼就說出來,你是內閣首輔,是朕的肱骨之臣,可要實話實說。”

“臣遵旨,臣以為,如今的局勢之下,朝廷可以招降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人,只要他們的要求不是特別的過分,都是可以答應下來的,一旦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人願意歸順朝廷,則山西、河南和湖廣等地的危局可在瞬間化解。”

錢士升說完之後,皇上沒有開口,陳新甲倒是開口了。

“招降流寇一事,臣有不同看法,流寇造反已經十餘年了,期間朝廷無數次的招降,李自成和張獻忠等流寇首領,也數次投降朝廷,但他們投降之目的,不過是為了休養生息,且伸手向朝廷要錢要糧,現如今的情形不一樣,李自成的勢頭正猛,此刻招降,他恐怕不會答應,或者是獅子大開口,讓朝廷無法答應下來,一旦招降失敗,流寇進攻的勢頭會更加的猛烈,到時候北方的局勢有可能失控。。。”

陳新甲說的是實際情況,這個時候招降流寇,朝廷有示弱的意思。

應該說錢士升的提議,沒有說的完全透徹,朝廷招降流寇同樣可以施展緩兵之計,朝廷在關鍵時刻有必要示弱,譬如說面對南京兵部尚書鄭勳睿的奏摺,錢士升就建議暫時應承下來,穩定南方的局勢,這個時候只要能夠穩定山西、河南以及湖廣等地的局勢,暫時付出一些代價是划算的。

可惜的是,錢士升沒有徹底清楚皇上的想法。

準了鄭勳睿的奏摺,就讓皇上很是窩火,勉強應承下來,如今要對流寇示弱,皇上根本不可能答應。

陳新甲說完之後,皇上很快開口了。

“招降流寇一事,暫時不要提及,錢愛卿所言重點在遼西,這一點朕倒是贊同的,流寇趁著我大明危機時刻肆掠,罪不可赦,河南、山西以及湖廣等地局勢不穩定,朕很是擔憂,熊愛卿率領的大軍,必須將流寇固定在山西、河南以及湖廣等地,不能夠讓流寇繼續朝著其他的方向肆掠,必要的時候,可以抽調山西大同的邊軍。。。”

皇上的話語尚未說完,錢士升和陳新甲等人的神色都微微有了變化,看樣子皇上準備暫時放棄河南、湖廣和山西等地,要求五省總督熊文燦穩住流寇,以便讓朝廷集中精力應對遼西的局面。

這樣的做法非常的危險,河南、山西和湖廣等地,幾乎都是地處中原,這些地方不穩定,必定影響到北直隸,甚至直接影響到遼西,導致遼西的戰鬥出現危險。

陳新甲看了看皇上,看了看錢士升,低下頭沒有開口,他內心的想法最終沒有說出來,其實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是派人與皇太極談判,付出一定的代價穩住遼西的局面,回頭集中精力剿滅流寇。

可惜這個想法逆天了,陳新甲不敢提出來。

第七百四十六章這就是人心

孫承宗突然病危。

孫承宗搬遷到南京已經有近兩年的時間,不過其家人絕大部分還是在保定高陽,作為南京兵部參謀團的人員之一,孫承宗基本就是掛名,已經八十歲的孫承宗,不可能參與諸多的討論,身體條件根本不允許。

應該說孫承宗留在南京,本身就是矛盾的,一方面他感覺到了南京乃至於南直隸和浙江等地的富庶,另外一方面他內心是忠於大明朝廷的,只不過與鄭勳睿的多次交談,讓他感覺到了大明朝廷存在的巨大問題和隱患,也認識到了這些問題基本無法解決,若是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諸多的問題,大明王朝無法繼續維持下去。

在這種煎熬之中,孫承宗終於難以支撐了。

報信孫承宗病危且想著見一見鄭勳睿的,是孫承宗的孫子孫之沆,孫之沆已經是鄭家軍的遊擊將軍,在軍營之中的磨練,讓其身上有了不少剛毅的氣息。

鄭勳睿趕到的時候,孫承宗已經處於昏迷的狀態之中。

鄭勳睿一直都知道孫承宗的身體不好,也明白孫承宗內心的煎熬,不過孫承宗如此之快就病危了,倒是出乎了他的預料。

鄭勳睿進入屋內,郎中連忙走過來,低聲說孫傳庭的病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