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分為四季,一年也分為二十四節氣,修煉劍術與法寶之類往往會選定相應節氣日子,注重時辰,獲取相應的靈信,才能順利僅此修成。”童衛這麼一說,邵延頓時明白了,他不由想起江心鏡的煉製方法,在靈仙界時,他曾將靈仙鏡誤認為江心鏡。
李肇在《國史補》卷下載:“揚州舊貢江心鏡,五月五日揚子江中所鑄也。或言,無有百鍊者,或至六、七十煉則已,易破難成。”這段記載說明江心鏡煉製方法,大唐僧一行求雨時用法器就是江心鏡,此鏡一出,大雨降。而江心鏡於五月初五端午煉製,取其純陽之意,在江心所煉,水性純陰,陰陽相濟,直徑二尺四寸,取象二十四節氣。
而這個星球的劍器和法寶卻是與此相似,在特殊地點特殊節氣日期時辰,聚天地靈信與一物,成就劍器和法寶,與邵延所在修真界有所不同,兩法各有優缺,此法對材料要求不高,但較煩,而修真界煉器方法,材料自身已具一定靈力,沒有如此麻煩,卻對材料要求高。
兩人又談了一會,童衛告辭,邵延返回房中,並未休息,而是挑燈夜讀,將那本《篷臺劍訣》認真仔細閱讀了一遍,在心中進行了推演,果然如同自己之前所想。這種方法的確有獨到之處。
天明之後,邵延從打坐中醒來,起身之後,有道童端來水與毛巾,邵延洗漱結束,道童請邵延用早餐,邵延隨道童而去,見到杜殿坤等人,眾人相互問好,用過早飯,邵延告辭,眾人送出山門。
邵延離開翠屏山,決定先去南方大約七百多里的頓首山,此處據吳東明所說,有一奇景,冰火泉,相鄰兩眼泉,相距不過丈許,一泉沸騰,熱氣滾滾;另一泉卻是冰冷徹骨,卻未上凍,有人試過,從其中取水,交於地面,立刻成冰,可以算是一處奇觀。
邵延一路用縮地術趕路,也是熟悉一下這個星球地理情況,就是這樣,也不過半天,便已趕到頓首山,此山用邵延目光來看,頓首山不算大的山脈,也有十來個山頭,邵延神念放出,微微一掃,便發現冰火泉的所在。
冰火泉所在山峰卻不在山脈正中,而是偏向西北,邵延知道了地點,也不遲疑,便直向此處而去,冰水泉卻是在三峰之間的谷地之中,邵延入了山谷,立刻感到此處獨特,兩眼泉相距不到一丈,泉水從泉眼而出,形成兩條小溪,兩條小溪在不遠處合在一起,流出了山谷。
邵延饒有興趣觀察這兩眼泉,一眼之中明顯火氣較重,地下出溫泉也是非常正常,另一眼就有些令人費解,不過其中水行之氣甚重,對修行水行功法人可能有用,不過對邵延來說,卻沒有大用。而且,邵延現在如果想凝聚水性靈氣,比之此泉也會強上許多。邵延感興趣的是這眼寒泉是如何形成。
邵延呼叫明上眼神,他自天目開啟後,就很少呼叫明上眼神,不過明上眼神也有其優勢,在物質層面,物質特徵是一目瞭然,明上眼神一出,大地立刻如琉璃般透明,邵延一眼望去,頓時明白,兩泉本是同一脈,在向上溢位裂縫中有數塊晶體樣的靈物居然構成一個天然陣法,泉水在此陣法作用下,分為兩股,如太極圖陰陽兩眼,一股為陽,一股聚陰,才形成這種景象,組成天然陣法的晶石倒是寶物,不過如果收取,冰火泉將消失,邵延卻不會做此煞風景之事,雖然明白了怎麼回事,不過卻不是邵延所求的封印相關資訊。
細細破空聲傳入耳中,邵延回頭一看,一道黃色劍光從頭頂掠過,歪歪斜斜墜入不遠處的一座山峰之上。
第三百五十節 青山何處不埋骨
邵延聽到破空之聲,一道黃色劍光墜入不遠處一座山峰之上,邵延並未立刻向那座山峰而去,而是繼續望向劍光來的方向,不久,又有兩道光華現,一道紅色劍光和一道墨綠的劍光出現在那個方向,一到此,大概發現了下方的邵延,光華一斂,兩個修士出現在邵延面前,一個是胖大道士,身體不高,滿臉橫肉,鬍子拉碴,身著一身大紅道袍;另一位卻是一表人才,身著湖藍色道袍,腰間卻帶著一個黃皮葫蘆。
兩人見邵延也是一身道袍,而且出現在此處,估計也是修行之人,那個胖道士叫到:“小子,道爺問你,有沒有看見一個黑衣之人經過?”
此人沒有一絲禮貌,邵延也不生氣,只是搖搖頭,說實話是有人經過,而且那道黃色劍光跌落在不遠處的山峰之上,但邵延還真未看清對方是不是一個黑衣人,邵延也未用神念檢視。
“真沒有看見?”胖道人在些不相信,邵延雖未用神通,但對方兩人生理所有反應都如明鏡一樣投射在邵延心中,胖道人不相信邵延也感覺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