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聽著呢”
長孫無忌將詔書唸了一遍,李世民聽罷,睜開眼睛,笑道:“無忌,你這樣做就對了,朕一向知道你是個識大體的人,不會拿這種事當兒戲的”
長孫無忌寫的詔書,言辭懇切,把李恪好一頓慰勉,鼓勵他好好處理高句麗的事,不要辜負了父皇對他的期望,還有調李恪去營州,是加了銜的,加銜為營州都督,對營州軍政事項,可以便宜行事
李恪玩陽謀,是希望能夠改封到營州,這樣可以自行收稅,把營州變成一個半獨立的小王國,可長孫無忌哪可能真的替他這麼辦,只是給了個都督的加銜而已,有點實權,但卻也有限。
可在李世民的眼裡,卻認為長孫無忌已經做出重大的讓步了,舅舅和外甥的關係,已經得到了初步的改善。
長孫無忌把詔書封好,派出信使,去營州宣旨,李恪可以去營州了。
辦完這件事,李世民長舒一口氣,斜著身子靠在床榻上,笑道:“無忌,經過這件事,恪兒以後定會加倍的尊重你,而朕希望,你以後見了他,也不要再吹鬍子瞪眼了。其實,恪兒這個孩子最象朕,你對他越好,他會對你也越好的”
長孫無忌卻不領這個情,大聲道:“皇上,此言差矣。最象您的不是吳王,而是太子,這點萬萬不可搞錯”
李世民無可奈何,只好道:“行行行,你說的對,是治兒最象朕,他最象朕了”心裡嘆氣,要說治兒象誰,象他母后倒是真的,可象我……唉,他哪點兒象我啊,他要是象我,我到於這麼操心麼
數日之後,慶州。
李恪終於等到了他夢寐以求的詔書,他成了營州的都督,接到旨意後,不日便要啟程趕去遼東。
李恪心中歡喜,真是沒有想到,這件事竟然如此的順利,不知長孫無忌用的什麼辦法,竟能讓父皇答應自己去營州,只是美中不足,沒有改封到營州,只是去當個都督。不過沒有關係,都督也是挺好的,執掌一州軍政大權,還可以自行招募郡兵,培養自己的軍隊,這才是他最想要的權力。
李恪拿了聖旨,給樸俊男看,道:“樸兄,長安的旨意上說,要本王便宜行事,這個意思怕是要我派出所招募的郡兵,去高句麗行騷擾之事吧?倒是沒說得太具體,不知本王有無想錯?”
樸俊男也是不太明白,道:“好象是吧,這種事不可能明著寫到聖旨上的,否則流傳出去,豈不有損上國的威嚴?”
李恪心想:“父皇不可能知道我現在和高句麗人來往的,而且這聖旨看筆跡是長孫無忌寫的,估計著就是派兵騷擾高句麗的意思。這招用起來不錯啊,能把高句麗拖疲了,又不花費什麼,算是以戰養戰的方法。”
他道:“不管什麼意思,總之本王能去營州,就一切萬事大吉了,我和王平安說一聲,然後便即啟程,多一刻也不想在慶州這鬼地方待了。”
樸俊男也不想在這裡多待,畢竟這裡是中原腹地,太過危險了,早走早利索,離得高句麗越近些,那才越好
李恪再次派出人去找王平安,這回他可不怕王平安躲著他了,躲就躲唄,反正耽誤了事,由王平安自己去負責,自己只要說沒找著他就成了
可偏偏這次他派人一找,就把王平安給找到了。王平安一得訊息,立即就趕到了馬嶺縣,不但來送行,竟然連路費都給送來了,足足一千貫,說是給李恪路上花費用的。
李恪收了路費,簡單地和王平安說了幾句套話,便把王平安給打發走了,他也不用慶州的官員們相送,就象是著急逃跑的兔子一樣,第二天一早,便帶著高句麗人和他的那些幕僚以及能人異士,離開了慶州。
防採集( )
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恪剛到營州就開始折騰
第七百二十一章李恪剛到營州就開始折騰
李恪雖然走的匆忙,但對於王平安來講,總算是走了,而且李恪一走,那麼所有的責任就都由他的身上,轉移到了長孫無忌的身上,李恪是想怎麼折騰,而長孫無忌又是想怎麼修理他,都不管自己的事了
這事要是想得複雜,那真是方方面面,牽扯到朝堂上的鬥爭,太子和吳王之爭,舅舅和外甥之爭,甚至還涉及到了高句麗的這個番邦。但要是想得簡單些,卻是再簡單不過了,那就是誰以後當大唐皇帝,誰能登上長安皇宮裡的那個寶座之爭了。
此後數日,一直都很消停,慶州城裡城外,已經開始為春耕做準備,天氣逐漸轉暖,開始颳起了南風。
這日正午,車四通來找王平安,見王平安正在堂上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