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只是最基本的,而圍棋除了需要刻苦意外,還必須要求棋手擁有遠超常人的天賦。
雖然說不論哪個行業,天賦都是最終要的。畢竟只有真正努力過的人,才能明白天賦的重要。但是圍棋界對天賦的苛求更加的變態。
其他行業,一個有天賦的人雖然能佔據一點優勢,但是天賦稍差的人,透過刻苦努力,是能將這份差距拉近的。
但是圍棋不一樣,在基本功紮實的前提下,天賦是可以為所欲為的。
就比如著名的棋手,棋聖吳清源老先生,一個人就把所有的霓虹超一流棋手給打降了級,並且在霓虹棋壇肆無忌憚的刷分,如同一個大學生生去幼兒園當校霸一樣。
那個時代還是霓虹圍棋界強盛的時代,有著諸多的著名棋手,但即便這些棋手們如何刻苦努力,依舊打不過吳清源老人家。
例如本因坊的木谷實,創立的木穀道場,在當年被稱為世界棋壇第一大門派,是當年霓虹圍棋界宗師級的人物。
但就是這麼一位大神,和吳清源老先生下升降十番棋,下到鼻血橫流倒在當場。卻依舊被吳老先生碾來碾去。
可見,在圍棋這個行業裡,一個人的天賦就決定了一個人能走到哪一步。
而且更為可怕的是,圍棋界除了看天賦意外,還看幼功。
一個棋手想要在圍棋職業領域有所建樹,必須從很小就開始學圍棋。十五歲以後才開始學習現代圍棋,並且成為職業選手,在比賽中拿到名次的選手,在華夏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個人。
最勵志的例子,也只不過是劉小光九段從十三歲開始學習圍棋,並且成為了著名的棋手。
所以,即便現在在方澤眼前正在比賽的小孩子們,雖然一個個看著也就是上小學的年紀,但是論起棋力來,已經可以碾壓外界的大部分成人業餘棋手了。
就在方澤轉到一個角落,準備駐足偷懶休息一下的時候,突然聽到身邊響起了一句霓虹語。
“您好,可以打擾一下嗎?”
方澤轉頭,發現是兩個看起來只有十一二歲的小孩。
其中一個小孩染著黃顏色的頭髮,另一個則是黑髮,不過看起來很中性,讓方澤一時間分辨不出是正太還是蘿莉。
和方澤說話的是那個黃頭髮的小孩,他一邊說這日語,一邊用蹩腳的英語和手語輔助,試圖讓方澤聽懂他說的話。
“請問這附近哪裡有餐廳啊?”
“你們是肚子餓了嗎?”方澤之前見過這兩個小孩,不過當時他們兩個都在下棋,方澤還以為是棋院裡的小孩,現在看起來應該是來參加比賽的外國友人。於是他用霓虹語和這兩個小孩交流。
“是的是的,因為到晚餐的時間了。”黃頭髮的小孩在聽到方澤的話以後,立刻興奮了起來。
“好標準的霓虹語,哥哥您是在華夏工作的同胞嗎?”
“並不是,我是華夏人。”方澤一邊說著,一邊對兩個小孩說道,“你們跟我來,我帶你們去餐廳。”
“真實太感謝了。”兩個小孩一起向方澤道謝。“因為我們的領隊不知道去哪裡了,所以我們也不知道該問誰,看到您穿著工作服,就過來了。”
“你們兩個是霓虹的職業棋手嗎?”方澤好奇的問,“跑這麼遠來比賽,很辛苦吧。”
“不辛苦。”黃頭髮的小孩說道,“來這裡和這麼多同年齡的棋手比賽,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在國內是很難有這個機會的。”
黃頭髮小孩說的‘在霓虹很難有這個機會’這句話倒不是客氣,而是霓虹的年輕職業棋手和華夏的年輕職業棋手之間,存在這較大的差距。
現在圍棋體系是霓虹打造的,這個幾乎不存在爭議。
在現代圍棋發展的過程中,霓虹圍棋界廢除了座子制和還棋頭,讓圍棋開局變得更加自由多變,奠定了現代圍棋佈局理論的基礎。
而建立了段位制,明確了各段位等級差和升段規則,則相當於建立了圍棋的職稱體系。
最終要的是,霓虹圍棋界在二戰以後建立了貼目制度,更是現代圍棋比賽賽制的前提條件。所以有句話說華夏是圍棋的生母,霓虹是圍棋的養母,其實沒有多大毛病的。
但即便霓虹為現代圍棋做出了這麼多貢獻,霓虹圍棋界的逐漸衰退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在華夏改革開放那個時期,霓虹圍棋界幾乎可以全面碾壓華夏圍棋界,但是隨著發展。
華夏圍棋界和南棒圍棋界憑藉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