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好比你我。你心中想要得到桃花,那麼其他的一切都被你拋之腦後,給你杏花、海棠花,你都不要,只要那朵桃花。而我,我想要愜意瀟灑,我便可以對一切世俗偏見視而不見,拋棄責任和親情,去往天南海北的流浪。”
“你說的那人,也許他覺得只有坐在九五之尊的那個位置,他心中才能得到滿足吧。這也就是,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也。”
孟浩然:“……先生是想說,魚的快樂我不能理解?”
“嗯,你越來越聰明瞭。”
孟浩然:“……”
這句話很像贊揚小孩子。
“浩然心中原本是想做個好人,還是想要做個好官?”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現在做好人還是做好官,都已經身不由己,因為這都是別人賞給我的。”
“嗯,他賞給你一個機會,讓你去做一個好官。浩然,別苦惱,每個人都是身不由己的,也許賞你官的那人也是身不由己。他為了能賞賜手下更多的權勢財富,他也需要得到更多的權勢和財富才行。好聽點的說,你們這是互相幫助;難聽點的說,你們這是互相利用。”
“……聽先生說話,總能入木三分。”
“呵呵,我的話都是話糙理不糙。”
******
七月初七前倒數第三天,宮中忽然傳出聖旨,要二品以上官員的家眷盡數進宮,與皇親國戚共慶七夕佳節。然而,有兩家人的家眷成了特邀嘉賓,一個是孟浩然家,孟浩然不過才從四品;而另一個則是三品官陶士誠家。
這是為什麼?
程錦道:“君臣同樂的事情時有發生的,只是這一次有些奇怪。你和陶伯父算是怎麼回事?難道是皇帝感念你上次建功立業的緣故?而且他也曉得你和陶家即將結親了?”
“唔,會不會是這樣?皇上想再錦上添花,屆時,趁著七夕這個好日子,給你和桃花一道指婚聖旨也說不準哦。聖上也曉得了你的情路艱難,便發道聖旨保婚。如此,這輩子你和桃花都休想撇開關係了。”
孟浩然咬著指甲,也疑惑不解。
他又再去了趟秦-王府,趙銳說:“別想那麼多,這是我父皇高興,聽了一些後宮妃嬪的言論,他想要熱鬧熱鬧。父皇現如今越來越愛玩了,就像個老頑童。所以浩然吶,七夕那天,你儘快將人送進宮去安撫人心,可千萬別自露馬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