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部分

,沒有人能侵佔宋國的任意一寸土地。”聶音落說到這裡,頓了一下,彷彿是想到了當年不過四歲的她被父親抱在懷中時,聽到這話的時候心中那不平靜的感覺,抿了下唇,復又說道,“雖然現在聶家軍不在了,可是我還是聶家人,只要我還在一日,就沒有辦法眼睜睜地看著宋國的百姓去送死,若非我現在不能離開岐陵,我當真是想自己去榮城的,可是,如今只能如此了。”

宋臨照哪裡會不明白她的意思呢?其實,他們在知道這些訊息的時候就知道,宋皇不僅僅是打算放棄榮城的百姓,連那守城的十萬將士也打算放棄了。瘟疫這東西,在古代的確可怕的很,宋皇如此決絕,連一條活路都不給榮城的百姓留下,大半都是這瘟疫的緣故。雖表面安撫,連宋潤流都親自去榮城坐鎮,但還不是在一個月前就離開了,如今他也是得了一個賢名,可是他這一走,也讓宋皇可以毫無顧忌地放棄了榮城。這件事說不上來對錯,身為一個帝王,總是要選擇對國家更有利的一面,只不過,他們兩個從現代穿越而來的人,有些接受不了而已。

四國如今基本算是勢均力敵,拼的,不過是軍隊和將領的能力,還有國家的財富而已。畢竟這次的戰爭,可沒有一個青山道人出面喊停了,沒人知道會持續多少年,四國之間的矛盾已經徹底地無法調節,這一仗,絕對不會是兩兩對峙而已,燕國在去年就幫楚國攻打過夜國,楚國卻又反手捅了燕國一刀,況現在楚國的領兵之人是楚淵澤,他也絕對不會選擇和宋國合作,夜國和宋國,則是好多年的老敵人了,很明顯,至少在短時間內,四國之間都不會有任何兩個國家可以毫無芥蒂地合作,相當於每一個國家現在都要面對明面上的一個敵人,提防著背後的兩個敵人,這場仗,絕對比永和二十年的那一場還要難打得多。

沒人知道最後的結果如何,可是無論是誰,都沒辦法後退,岐陵是宋國最為重要的邊城,他們不能離開,也只有派一向穩重的趙也和聶音落最為信任的梁安前往榮城,但願,可以保住榮城的百姓和那十萬兵馬吧。

宋臨照握住了聶音落放在桌上的手,四目相對的時候,他只輕輕說了一句話,“無論如何,有我陪你。”聶音落的心猛地一顫,然後反手握住他的手,十指相扣。

這亂世中,無論風雲幾多變換,終有一人,可以與她十指相扣,並肩而行,那麼,她便毫無畏懼。

第六十二章 初戰起,戰鼓聲

永和二十八年,這個原本平淡無奇的年號,卻在一聲聲戰鼓中被所有人銘記。多年之後,當四國已經不是這個四國的時候,那些活下來的人每每回憶起這一年都會閉目不語,這場戰爭的確持續了很久,但是最為混亂的就是這一年,讓他們記憶最為深刻的,也是這一年。

就算那些活著的人中有些不是邊城的百姓,也不是軍中計程車兵,也無法忘記當年那漫天的血色。最深入人心的就是那劍拔弩張的氣氛和一封封傳往各地的軍報,讓所有人都覺得,自己呼吸的空氣都帶了血腥味。家家戶戶都緊閉了家門,就怕自己一睜眼,便成了敵國的俘虜,哪怕是居住在四國都城的百姓,也不覺得自己是安全的,那些官員上朝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早,皇帝徵兵的聖旨下得一次比一次近,所有人都知道,這片大陸的天,真的變了。

岐陵。

兩軍戰鼓同時敲響,姚深和燕國的主將齊湯都穿著一身銀色戰甲,手執武器,坐在馬上。身後,是兩國的將士,面前,是刻著邊界二字的了忘碑。兩邊的人都想跨過這道界限,卻一直不曾成功,可是這次,究竟成功與否,是不是能夠有個定數呢?沒人知道,但是每個人此時都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決不能輸。

姚深與齊湯對視一眼,同時拉緊了韁繩,向著對方奔去。兩人的坐騎都是上好的戰馬,速度自是沒得說,不過須臾就衝到了對方面前,電光火石的一瞬,在眾人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兩人卻已經過了一招。姚深用槍,齊湯用的,恰好也是槍。只一招,兩人卻是勢均力敵。強,在這一招過後,兩人心中都只剩下這個想法。錯身回到各自軍隊的片刻,兩人都在對方眼中看到了濃濃的戰意,人生最難相逢,不過一勢均力敵的對手而已。原本因為出來的不是敵軍主帥而有些遺憾的兩人此時都是興奮無比,眼中,是一樣的勢在必得,一樣的滔天戰意,“殺!”長槍一揮,戰爭的號角也正式吹響。

兩軍人馬同時衝出,姚深和齊湯也是再次交手,原本的界限模糊,雙方都已經不知道自己這是蹋在了哪國的地盤上。只是一心想把自己面前的敵人打倒,此時,他們不是在軍營裡埋怨訓練苦累計程車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