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5部分

“可惜老夫垂垂老矣,不復壯年之身,不然,我老楊洪,倒願意請奏陛下,甘為馬前卒,為我大明開疆拓土。”

看到這短短數月,人就顯得清廋了許多,不復往日雄壯的楊洪,老王直不禁有些唏噓歲月無情,旋及笑著寬慰道:“大都督何須如此感慨,楊門三子,皆世之虎將,正值壯年,今為陛下所信重,他日,楊門一門,怕是不止一個侯爵了。”

聽到了老王直之言,楊洪臉上的笑容亦不由得多了幾分思念與慈祥。自己膝下三子,如今皆得天子信重,而且看到了當今天子非是昏庸無能之輩,開疆拓土的慾望,怕是比那太宗皇帝還要強些。朝中的諸臣或者不知道石亨之所以被朱祁鎮派遣去那遼東邊鎮的原因,可是他楊洪和王直、胡濙焉能不知?

如今,那楊俊隨石亨往那遼東邊鎮而去,而楊信駐軍於宣府,那楊能此刻接了那楊俊的班,成為了新一任的內校場練兵官,位輕,卻權重,要知道,朱祁鎮可是每隔三五日必親往那內校場查視,可見當今天子對此的看重。

楊俊作為嫡長子,自然會襲自己的爵位,而那楊信文武皆能,頗有大將之風,如今在那宣府治軍也是頗有建樹,至於楊能,能夠被天子委為練兵官之一,也足見其信重。

自己的三個孩子,都能夠成才,為天子所重,只此一點,便足以讓年已八旬的楊洪老懷大慰。“只希望那三個小兔崽子,別辜負了陛下的一片厚望,不然,老夫死不瞑目。”

一番唏噓感慨之後,老王直凝眉正色道:“陛下如此做,倒可起到了廣納賢才的作用,只不過,天時日久,那豈不如那前宋一般?”

聽到了此言,原本都一臉輕鬆悠閒的胡濙與那楊洪都不禁面色微微一沉。楊洪撫著雪須良久,才略有些遲疑地道:“不至於此吧?天子雖然增開科目,可是皆是為了國家而取有用之才。”

“可是,二位大人想想,昔日唐時,每屆取士三十四人,而至前宋之時,動輒四五百人。老夫猶記得,宋太宗淳化二年之時,前宋此一年,朝廷取士總計竟達一萬七千三百人。如此之數目,實在是令老夫想要忘記也忘記不了。”

聽到了老王直這話,胡濙與那楊洪饒是老謀深算的資深官場人員,可聽到了這個數目,仍不由得兩眼發直,嘴咧得老大。

“乖乖,一萬七千三百人?咱們大明朝的官吏怕是攏一塊,也就差不多這個數吧?”楊洪扳了扳手指頭,不由得連連搖頭咋舌不已。

“我大明朝的官員,一萬四千三百八十餘,這個數字,老夫身為吏部沿書,可不敢忘。”老王直很得意地擺顯了一番自己那仍舊很是優秀的記憶力。看到這兩位老友仍舊是一臉的震撼,老王直決定再給這二位長長見識。

“二位或許不知,前宋之時,對於宗室、親信弟子特為優寵,隨意授官,皇朝宗室男孩七歲便可以授官,有的甚至在襁褓中也有官階,並領取俸祿;宗室之外,其它旁支、異姓、門客,都可以得蔭補官……”

“而二位可知,唐朝之時,唐太宗曾將長安的官吏,從兩千多減至六百三十四人。而前宋宋仁宗時,其朝內外屬官,已經超過了一萬七千人,而北宋所轄疆域僅為唐疆域的二分之一……”

“機構臃腫、用人太濫,乃前宋之三大要疾之一,南宋之時,儒學造詣與朱熹、陸九淵一齊聲蠻海內外的水心先生葉適曾有言:‘自古濫官,未有如此之多’,而北宋那個與歐陽修合修《新唐書》,因其《玉樓春》詞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句,世稱‘紅杏尚書’的宋祁則感慨:‘州縣不廣於前,而官五倍於舊’……”

“我朝不至於此吧?”胡濙眉頭不由得緊皺起來,思來想去,最終那胡濙搖了搖頭,笑著向那王直言道。

“非老夫杞人憂天,而是因為陛下今日之舉,聯想到了前宋的另外一事。”王直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方才,老夫曾言,前宋之時,待宗室親信弟子特為優寵,隨意授官……”

第三百五十五章 皆大歡喜的開門紅

“……皇朝宗室男孩七歲便可以授官,有的甚至在襁褓中也有官階,並領取俸祿;宗室之外,其它旁支、異姓、門客,都可以得蔭補官。而如今我大明,比之前宋,怕是要更甚一籌。”王直的最後一句話,聲音不高,可是裡邊透出來的蘊意,卻讓另外兩名朝廷大員猶如在耳畔響起了驚雷。

“呵呵,咱們大明朝,在洪武初,宗室加一塊,不過五六十人,而至今日,卻已有一千四百餘人。光是親王,便有三十四,與親王同爵的公主三十三,光是這些親王、公主之食祿,便共計十三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