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1部分

誠然,現在的腳踏式螺旋磨床無論是結構還是功能都顯得有些簡陋。但是欒奕堅信,只要邁出第一步,在製造出第一架車床之後,技術層次的難關已然越過,剩下的升級再造無疑要簡單許多。他相信蒲元的能力,相信他能對車床再加改進,同時,他也信任軍械冶煉所的工人們,信任他們會集思廣益,將一代代更加優越的車床製造出來。

於是,為了激勵軍械製造所,乃至所有教區工匠的生產積極性。同時也為了表彰蒲元在大漢鍊鋼和鍛造技術革新方面做出的突出貢獻,欒奕遂將宿鐵鍊鐵法更名為蒲氏冶鋼法永傳後世,並加封蒲元關內侯,世襲罔替。賜聖母教一等英雄勳章,賞黃金千糧。

蒲元以工匠之身,加官進爵,得英雄之名,堪稱歷史第一人。所得的榮譽可謂前無古人後鮮有來者。感激涕零不再話下。

當然,這是後話,此間暫且一筆帶過。

時間重新回到聖元六年。在軍械冶煉所呆了三天,踏上歸途時已是春末夏初。在這個萬物復甦的季節,教區的大地上到處都在吐露著勃勃的生機,蒼翠的落葉植被們,在經過了一個冬季的蟄伏,一個春季的生長過後,到了這個時期,全面伸展開來,將春的美好,夏的繁榮透過視覺、嗅覺、聽覺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

入眼,漫山遍野的綠;入鼻,滿是鮮花泥土的芬芳;入耳,鳥兒的歌唱此起彼伏,淹沒了整個山崗。田間地頭還有農人們幸福地在歌唱。

欒奕就這樣一路走走停停,在300親兵護衛下一遍欣賞著一面趕路。路上,自家親兵所持,象徵聖母教主的聖女媧大旗多次被路邊農戶發現。一時間,在田間地頭勞作的農人們沸騰了,飛也似的衝回村子攜老帶幼而來。“噗通,噗通”跪了一大片,在胸前畫著十字高呼:“聖母保佑,教主安康。”

坐在高頭大馬上的欒奕面帶和善的微笑向大路兩旁的百姓抬起右手行教禮,高聲回應:“兄弟姐們,願主母保佑你們。”

聽了這話,路邊的百姓不由一怔。在他們的印象之中,教主他老人家可是兗州刺史,像這樣的封疆大吏對於他們而言可是高不可攀的存在。莫說說上一句話,就是見上一面也是不易。

可是今天,教主親口跟他們說話了?還讓聖母保佑他們……簡直就是聞所未聞。

他們頓感榮耀萬分,暗歎世人皆說教主親民,果然不假。想來,教主之所以能做出那麼多恩澤百姓的實事,肯定與親近民眾有關。

強烈的感慨和興奮之情催動下,很多百姓留下了激動的淚水,跪在田邊哽咽著唸叨感謝聖教和教主的話語。

隨欒奕一起南下兗州的程昱看到這一幕,心裡感慨萬千。“怪不得曹公會敗在子奇手上了,有此民心,就算曹公不中子奇的誘敵之計,一旦雙方打持久戰、消耗戰,隨著戰時的延長,最終曹公還是隻有落敗一個結果。”

他暗暗慶幸,曹操請降決策之正確,同時也回憶起前天晚上欒奕跟他說過的話。

他記得,欒奕說:“大漢的百姓是極可愛的。他們不像很多番邦、蠻人一樣,有著永無止境的**和毫無禮數可言的思想。在過去的數千年裡,他們被一代代國主統御著、奴役著。這一統治模式直到周代、春秋戰國達到巔峰,在儒家三綱五常思想灌輸下,在數百年洗腦和戰火的血洗之後,他們被制服,腦海裡被灌滿了奴性思想。自此,他們在一定程度上與權利徹底絕緣,他們也從來沒有想過把本該屬於自己的權利奪回來。他們如同獵人制服的猛獸只要主人能賞他一口飯吃,不至於讓它餓死,它就會乖乖守護在主人的身邊。為主人驅趕心懷不軌的鄰居,為主人捕捉脂肥柔嫩的獵物。大漢的百姓便是這樣,一點點小小的恩惠便會讓他們感恩戴德,一頓溫飽的飯食便會收買他們的忠誠。只需要把握準他們這些心理,便會贏得他們的尊敬和信賴,以及矢志不渝的投誠。”

最初,程昱還不能完全理解欒奕這段充斥著奇怪詞彙和語序詭異的言論。只是囫圇吞棗似的牢記在了腦子裡。

如今,看到教區百姓見到欒奕如此,他逐漸明白欒奕那席話中的深意。

長久以來,大漢底層的百姓從來沒有富裕過,且不提桓靈二位昏庸皇帝在位時生靈塗炭的慘況,即便強盛如文、武大帝之時,光武大帝中興之刻,百姓的生活也只能用勉強說得過去來形容。之所以如此,並非大漢物產不豐富,相反的在文帝晚年時期,大漢朝富得流油,乃是百姓貧困潦倒,朝廷歲入滿倉。

而形成這一狀況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方面,朝廷提倡居安思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