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7部分

前面提到教會福利。目前,帝國中的二等公民不止有蠻族,也有那些沒有信教的羌人、匈奴人、新羅人、鮮卑人,當然也有部分頑固不化信奉道教遲遲不肯加入神的殿的漢人,以及那些犯了重罪被剝奪宗教權利的罪犯。如果想從二等公民升格為一等公民,說起來並不困難,具體條件無論是蠻人還是漢人都一樣。只需連續進教堂一年後行決志禮,再考察一年最終透過考核接受洗禮之後,就會擁有教籍,然後就可以成為一名帝國蠻族的一等公民了。

至於三等公民,便是奴隸。諸葛亮寬慰孟獲放心,一般人是不會淪為三等公民的,只要不與帝國作對,不違反帝國的法律,蠻族的帝國同胞們便可安安生生踏踏實實過日子。

蠻王孟獲隨即釋然。“可是就算想成為一等公民,我們這裡窮鄉僻壤,也沒有所謂的教堂啊!”

“放心吧!”諸葛亮拍了拍孟獲的肩膀,“會有的,都會有的。帝國的五百名神僕已經在來的路上了。他們會在南疆建立教堂,將聖母的福音傳遍南疆的每個角落。”

521七擒孟獲(七)

就在諸葛亮統帥的帝國大軍發兵南蠻的同時,帝國北海艦隊的戰船從濟州出發,抵達了倭國海岸。

對於這場大戰,欒奕可謂花了一番大心思。之所以如此,倒不是因為對此戰信心不足,相反的……據可靠情報顯示,倭國現在仍處於青銅器時代中期,其金屬冶煉技術相當落後,論軍械論戰備都不可能是船堅炮利的帝**的對手。更重要的是,倭國現在正處於列國時代,共有大大小小十五六個諸侯,各自為營,連年征戰不休,沒有一個統一的政權,內耗嚴重。所以他根本不必為此戰的勝負而擔心,最終的勝利肯定是帝國的。

他所擔心的是,佔據倭國之後如何統御的問題。在這方面,他不是沒有想過把這些後世的曰本人趕盡殺絕,讓他在地球上徹底消失。但是話又說回來,曰本列島雖然不大,但也是一片在後世能容納上億人口的區域。這麼大一片區域裡,現在只有二百多萬倭人,這也就意味著島上有著極多的無人區。

這些無人區多是高山、沼澤地帶,很容易藏人。

正所謂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當地國對倭人實施屠殺政策時,他們完全可以躲進無人區域,隨後開展遊擊,在帝**走後不斷襲擾帝國在列島上後方的生產,屠戮遷徙過去的手無寸鐵的帝國百姓。

如此一來,奪取倭國反而成了雞肋。帝國無法開採倭國的資源,動用倭國的耕地,便失了攻佔它的意義。

所以,即便欒奕很想將倭國抹除,讓倭人為一千六百年後的殘暴罪行付出代價,但是理智和歷史的經驗告訴他告訴他,暴政固然可以征服一個民族,卻不可能將一個民族連根拔除。消滅的一個民族的最佳方式並不在於強大的軍隊,也不在於嚴苛的法律,而是甜美的糖衣炮彈。

他要用糖衣炮彈融化倭人的心,讓他們在不知不覺間的融入到中華民族大家庭裡來。並藉助百花齊放的中原文明,一步步將倭人中原化,最後將其完全吞併。到那個時候倭人才會真正不負存在,轉而變為有著倭人血統的,說著漢話,習漢族禮儀,寫漢字,拜聖母教的帝國一等公民。

有了這番決斷,接下來就該考慮用什麼樣的“糖衣炮彈”才能讓倭人心甘情願的拜倒在帝國的血紅十字大旗下。

說實在的,實現這一點並不容易。畢竟帝國大軍乃是以侵略者的身份入侵倭人世代居住的土地。而作為土著居民,他們與侵略者從身份上就天生存在著不可調和矛盾,就像貓和老鼠,是大自然一手排列的食物鏈中一對天生的宿敵。

“如何才能讓侵略和土著者和睦相處呢?他們矛盾的根本在於哪裡呢?”

欒奕瞬間想到了土地。作為農耕文明的基礎財富,無論民族如何信仰如何,土地是人們最為珍視的財產。而作為土地的擁有者——土著居民之所以與侵略者針鋒相對,就是因為懼怕侵略者掠奪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

由此可見,土地是侵略者和原著居民迸發矛盾的最根本的誘因,只要解決這一問題,帝國的侵略便可以變成正義的,從而獲得原住民的善意甚至好感。

想通這些,欒奕立刻想到既能輕鬆攻佔倭國,又能贏得倭人好感的方法。眾所周知,無論是奴隸制國家、封建國家還是資本主義國家,土地的所有權都是歸在貴族或有錢人名下的。換句後世一句流行語,便是這世上百分之八十的財富,彙集在百分之二十的富人手中。而餘下的百分之八十平民……只不過是租賃他人土地耕種的佃戶,或者連租賃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