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匆忙尋找食物的小動物,它們真正需要的食物不過是蜂巢中的儲藏品罷了。有什麼理由可以這樣說呢?因為到了後期的時候,我們是在這些蜂巢中找到那些蜂蟎的。現在這些儲藏品不僅限於蜜蜂的幼蟲食用,也供蜂蟎們分享了。
我所提供給它們的,是裡面藏著蜜蜂幼蟲的蜂巢。我甚至把蜂蟎直接地放到蜂巢裡邊去。總之,我利用各種東西,採用各種方法,希望能引起它們的食慾。但是,事實上,我的努力仍然是一點兒結果也沒有。於是,我故意用了一種方法,利用蜂蜜進行試探。為了能夠找到儲藏著蜜汁的蜂巢,我花去了五月份的大部分時間。
在找到了我所希望的蜂巢以後,我把其中蜜蜂的幼蟲拿了出去,然後再把蜂蟎的幼蟲放到蜂巢中儲備的蜂蜜裡。然而事實再一次打擊了我。簡直沒有任何其它的試驗比這一次失敗得更為嚴重了。幼蟲們根本就不去飲食那些蜜汁,更糟糕的是,它們反而被這種粘性的東西粘住了,以至於在其中被悶死了,這太出乎我的意料了!
於是,我非常失望地說道:〃我提供給你們現成的蜂窠,幼蟲,還有蜜汁,難道這些還不足夠嗎!你們還不滿足嗎?那麼,你們這些醜惡的小東西,到底需要些什麼東西呢?〃
不過,最終還是讓我發現了它們真正需要的東西了。原來,它們並不需要什麼特殊的東西。它們是要掘地蜂親自把它們帶到蜂巢裡邊去。
我在前面早就已經提到過,當四月來臨的時候,在蜂巢的門內居住的一堆幼蟲,已經開始表現出一點兒活動的跡象了,它們蠢蠢欲動。僅僅幾天以後,它們便已經不在那個地方停留了。真是非常怪異的小動物。它們牢牢地,死不放手地攀附在蜜蜂的毛上,於是,便被帶到了野外去,甚至已經被帶到很遙遠的地方了。
當掘地蜂經過蜂巢的門口的時候,無論它是要出遠門,還是剛從遠遊中歸來,睡在門口,已經等待許久的蜂蟎的幼蟲,便會立刻爬到蜜蜂的身上去。它們爬進掘地蜂的絨毛裡面,抓得十分緊,無論這隻掘地蜂要飛到多麼遙遠的地方去,它們一點兒也不擔心自己有跌落到地上去的危險。因為它們抓得太緊了。之所以要採用這樣的方法,它們惟一的目的就是想借助蜜蜂強壯的身體,將它們帶到那些儲有豐富的蜜的巢裡去。
當一個人第一次發現這種情形的時候,他一定會以為這種喜歡冒風險的小幼蟲,可能要在蜜蜂的身上先尋覓到一些食物。但是,事實並非如此,蜂蟎的幼蟲伏臥在蜂的細細的絨毛裡面,和蜜蜂的身體是呈直角狀的。它的頭朝向裡面,尾巴卻朝向外面,呆在靠近蜜蜂肩頭的地方。它們選擇好了地點以後,便不再隨便地移來移去。如果,它們真的打算在蜜蜂的身上吃些什麼東西的話,那麼它們應該是這裡那裡地到處跑動,尋找一下哪一部分是最鮮嫩的。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它們總是要固著在蜜蜂身上,並且是最硬的那部分,一般是在靠近蜜蜂翅膀下面的部位,有時也附著在蜜蜂的頭上。它們攀住一根毛以後,紋絲不動。因此,在我看來,事實總歸是事實,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這些小甲蟲之所以如此附著在蜜蜂的身體上,它們的目的僅僅是打算讓蜜蜂把它們帶到即將要建造起來的蜂巢裡去。
不過,在飛行的時候,這位未來的寄生者,必須要緊緊抓牢它的主人的毛才行。無論蜜蜂是正在花葉中穿梭飛行時,如何地急速,還是它在向窠巢裡飛的時候,如何地摩擦,甚至無論它是正在用足清潔它的身體的時候,小幼蟲都必須抓得很緊才行,這樣才能確保安全。
不久以前,我們曾經懷疑過,究竟是什麼東西,可以使蜂蟎的幼蟲依附在蜜蜂的身上呢?現在已經知道答案了,那便是生長在蜜蜂身上的絨毛。
現在,我們可以知道長在蜂蟎身上的那兩根大釘有什麼用途了。它們合攏起來,便可以緊緊握住蜜蜂身上的毛,比起那些最精密的人工的鉗子來,還要更加精密得多。
同時,我們也可以知道那些粘液的價值了。它能幫助這個小動物更加牢固地伏在蜜蜂的身上。而且,我們也可以瞭解幼蟲足上長著的尖針和硬毛的作用了。它們都是用來插入蜜蜂的軟毛裡,使得它本身的地位更加穩固的。
我們越是想這些當幼蟲爬在平面上時似乎毫無用武之地的〃組成裝置〃,越是會感覺到對於這些〃機器〃的驚異。當這個柔弱的小動物,在它冒著危險去周遊大幹世界的時候,竟然能夠利用如此多的器具,防止它從蜜蜂的身上跌落下來,是多麼的奇妙啊!
三、第二次的冒險
在五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