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眾大臣的見證之下,蕭玄月撰寫了冊封祝望瀾為太子的詔書。
本來眾人都以為皇帝祝聽濤至少還能再堅持個一年半載,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僅僅在冊封太子後的一年內,祝聽濤便離世了。
大家不禁感到萬幸,還好提前冊立了太子,否則一旦皇帝駕崩,必然會引發一場混亂。
於是,祝望瀾順利繼承皇位,而在繼位之初,祝望瀾甚至還讓蕭玄月訓政了一年。
對於這件事,後世的小說家們往往將其解讀為蕭玄月獨自掌控朝政等。
但事實上,蕭玄月只是一個負責在政事堂擬定的檔案上批紅,以及根據皇帝口述擬寫詔書的文書人員罷了。
最多也就是提出一些建議、上書一些方案而已,至於決策權和執行權,她一概不具備。
之所以會有這一年的訓政,完全是因為祝望瀾需要在繼位初期確保朝廷的穩定。
當祝聽濤去世後,經過商議確定了他的諡號為“恆熹”,不過人們更習慣稱他為“崇光皇帝”。
“崇光”皇帝這個稱呼的由來,是因為祝聽濤的座右銘:崇光敬德。
這句座右銘在當時廣為流傳,幾乎人人皆知。
因此,人們習慣用“崇光”來指代這位皇帝,久而久之,連他真正的諡號都漸漸被淡忘了。
祝聽濤這一生,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有些沉迷於酒色之中,給人一種昏庸無能的感覺,但實際上,他在處理國家大事時從來不曾含糊過。
比如,他堅決支援自己的四叔祝聽雨北伐突蒙丹喀,對蕭玄月提出的良策也毫不猶豫地下令實施。
儘管他在感情方面非常花心,甚至開創了將皇室服務人員、宮女納入後宮的不良先河。
以及將女外臣蕭玄月也發生關係這種荒唐之事。
但總的來說,他並未有太多荒淫無道之舉,對待後宮的女子也算溫和。
此外,在他統治時期,國家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不過同時也導致一些權貴階層開始追求奢靡之風。
蕭玄月一頓飯享用十道菜,竟然還被讚譽為不喜奢侈,性情樸素。
這實在讓人啼笑皆非。由此可見,當時社會風氣已經逐漸變得奢華起來。
關鍵問題是,蕭玄月自己都認為,自己非常節儉,不過好在她並非完全不知道百姓疾苦的人。
只是說,在當時整體浮華的社會風氣下,也難免受到一些影響而已。
再者說來,人家蕭玄月的十道菜也都是家常便飯,只是數量多一點。
而且吃不完的,也不浪費,而是讓自己的侍女來吃。
不像某些權貴,用鳥腦做成豆腐的形狀,早上的湯至少要是燕窩銀耳起步。
不過好在,崇光皇帝的兒子祝望瀾,後來對奢靡風氣有過批評,並且以身作則,不去追求餐餐都有山珍海味。
但是也僅僅只是,以身作則和批評教育一下,實際上這些權貴該怎麼驕奢淫逸,還是怎麼驕奢淫逸。
祝望瀾時期總體來說,天命王朝處於穩步發展中。
後人評價,國富當屬崇光時期,民富當屬萬春時期。
萬春皇帝,說的就是祝望瀾。
不過也有人覺得,萬春皇帝晚年,天命王朝就開始衰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