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遼人還有數萬兵馬,又有高粱河作為屏障,可是西軍上下又不是打不得硬仗,更不用說,大宋掌兵者歷來都是以穩重著稱的。
ps:老媽住院了,有些忙,對不住了,明日恢復三更。
第九十五章 招攬(四)
童貫雖說一直將老種相公壓著打,可是種家在西軍當中根深蒂固,幾代經營,卻不是他能夠動搖的。
從此番吳玠動作較之童貫使臣來得竟然還要快便可以窺得一二。
就在吳玠沉思的時候,外間忽然傳來一陣陣歡呼之聲,吳玠感到有些好奇,就在他準備出門一觀的時候,數騎兵馬便直抵衙門之前。
便是楊凌與湯懷迴轉,身側岳飛引見道,“大人,這便是老種相公遣來的吳玠大人。”
“吳玠?”楊凌吃了一驚,還來不及下馬,便是抱拳,“閣下出身可是關西?”
“正是。”吳玠也是抱拳還禮,二人邊走邊說,不一時便回返到了大堂,各自坐定。
“吳軍使是否有一位親弟,喚作吳璘?”這個時候,直呼姓名倒算不上太失禮,只是呼表字更顯得親切。
可是偏偏楊凌又哪裡記得上這兩兄弟的表字,只是依稀記得史書之中提過,這兩兄弟打仗好像很猛的樣子。
畢竟後世流傳下來的史料駁雜不齊,兩宋之間更是有些混亂,小說傳記當中,抗金風采又被岳飛和韓世忠賺了乾淨,所以一時之間能夠為後人耳濡目染的其他英傑,便是少了許多。
吳玠見到楊凌竟然對自己家事有所瞭解,也是有些意外,心中只是在猜測,“難不成此人的手腳已經伸到了老種相公的身邊了?否則,某孤身前往此地,已經是極為機密,楊凌此人若不是事先得知訊息,又怎會將某家的情況打探得清清楚楚?”
吳玠雖然是軍伍出身,可腦子活泛,兼之少年時候又讀了不少書,一時之間便是想到這裡,“確有此事,某那二弟,此刻正在小種相公所屬秦鳳路聽用。”
楊凌心中瞭然,這個時候,才發現唐突過問家事,難免顯得有些唐突了,“吳軍使莫怪,此事是楊某唐突了,某麾下兒郎有一部分是從白梃軍轉過來的,平日裡閒談之時提到過吳玠兄弟之名,閣下自報名諱之時,楊某恐怕認錯了,這才詢問了一遭,未曾想今日確是見到真人了。”
楊凌饒了半天,這才圓過去了,聯想這等在史書都能提上一筆的將領,恐怕聲名之上,不會太小吧。
吳玠聽此一言,心中也是開朗,原來不是楊凌手眼通天,而是自己確確實實想得太多了。
吳玠對楊凌的說辭自然是沒有一絲一毫的懷疑,當下便是道,“此番,老種相公派遣吳某前來,所為何事,楊都指揮使想必心中已經瞭然。”
楊凌點了點頭,扯了半天終於到了正事兒上頭,卻不知這老種,又會開出什麼樣的價碼?
吳玠上前,細聲道,“據某所知,童宣帥給了楊大人保義郎的差遣,可有此事?”
楊凌沒有否認,“確有此事。”
吳玠皺了皺眉頭,仔仔細細的向楊凌解釋道,“保義郎乃是武臣軍階差遣,俺們大宋立國以來都是重文輕武,自始至終,除了少數如狄青一般的功於社稷之臣以外,都難以做到最高的位置上。”
“所以說,而且武臣行事,自然有文官掣肘,平日裡,俺們武臣三四品的軍階,見到五六品的文官也得退上一步,童宣帥如此安排,著實是害人不淺。”吳玠慢慢的道出其中的原委,楊凌也知道他說得沒有錯。
不過當初那般情形,難不成,自己還能拒絕不成?
武臣就武臣罷,大不了自己捏著鼻子認了。
文官和武官在這個時代的差距有多大,從老種被童太監欺負得不要不要的,便可以看出來。
种師道毫無疑問,他的地位已經達到了武臣的巔峰,而童貫卻是以文官差遣領武事,現下已經領了樞密使的官位。
樞密使是什麼官?就相當於現在的軍委主席,從他的名字當中便是不難看出,這個部門就是地地道道的軍務處理所在。
可是這裡面,卻是清一色的文官?這是為什麼,就是充分詮釋了大宋以文御武的國策。
原因無他,實在是唐末武人藩鎮割據,五代十國動亂不休,人心喪亂,最後導致君不君,臣不臣。
當年狄青何等風光,以一配軍武夫立下蓋世功勳,也當到了樞密使這個位置之上。
可是,狄青功高如此,難免是觸動了文官潛規則的底線,最後結局何等悽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