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讓大家一起分享。但涉及自己親生爺爺的最珍貴的東西,一旦流入他人之手,也有不孝之嫌。
於是我跟父親的意見很快達成一致,要儘快將搶救家寶的行動付諸實施,還列出一個詳細的計劃。我從來也沒有見過於右任先生寫給爺爺的條幅,我更關心條幅的內容。父親說條幅寫的是:“自由而有根是生長極快之樹木。”我覺得如此現代的語言,怎麼會是上個世紀初人的思想呢,難道這位於老先生的思想當時真這樣超前?!
父親又說,你們要搞的建築師走廊(即“長城腳下的公社”),我看了看。(房子)好不好用,他老人家很擔心。
老人的擔心我能理解。有些東西的價值並不一定都表現在實用功能上,就像於老先生給爺爺寫的這條幅,既不能當飯吃,不能當水喝,也不能當房子住。就這麼簡單的幾個字:“自由而有根是生長極快之樹木。”但我們還要花力氣、花精力去保護它。有價值的藝術品,我們還在不斷地追求著。它的價值並不僅僅在於功能上,還有別的,有比實用功能更有價值的東西。
評論///
fhg
/// 2006/01/02 /// 12:33:17
我沒見過我爺爺。他說的話父親中年時開始陸續提起,猶深。父親的話我現在也開始咀嚼,小時候總覺得他們說的那些在這個時代已老套,而今,人的一生且不提成就,就心性上講,生活在影印著,每一輩的人也都在影印著,其實都那麼回事。就看各自的悟性了。活了一輩子也差不多等於沒活。
。 想看書來
當生活中沒有了火柴
//blog。sina。/u/4679dbbf0100018q
我記得“文革”之前,在農村要購買火柴,也要憑“購貨證”定量購買。所以火柴在那個年代對我們來說是非常珍貴,是又不可缺少的東西。但文革時,城裡人因停產武鬥鬧革命,火柴的供應也就突然中斷了。所以,從相鄰村子傳遞火種就成了我們幾個小孩每天放學後必做的事情。因為,靠傳遞過來的火種,大家才可以燒水、做飯、燒炕取暖。
我們隔壁的村子叫“水溝裡”。他們是一個比較大的村,離我們也有幾百米的距離。放學後,我們四五個小孩就會每人手裡拿著一把麥草,每隔100米左右距離就有一個小孩,其中一個小孩用手中的火點燃另外一個小孩的麥草後,這個小孩就會一邊用嘴吹著火,防止火熄滅了,一邊往前跑,以便傳遞給下一個。但這傳遞常常會失敗,最大的原因是,火著得太大,麥草著光了,下一個拿麥草的小孩沒有接上。經常要傳好幾次,最終火種才能夠傳到我們村子裡來,我們也才能夠吃上飯。和奧林匹克傳遞火炬有點像,我想原始社會以後的人取火方式可能都是一樣的,無論你是在中國,還是在希臘。
村裡的老人們有抽旱菸的習慣,所以他們口袋裡面總是裝著一塊石頭。一塊有點發白、發青的石頭,是在小河邊揀回來的,這種石頭我們叫“打火石”。還有一種用鐵折成的“弓”字形的東西,我們叫“火鐮”。拿這個火鐮撞擊打火石就會冒出一些火花,當這些火花掉到準備好的舊棉花上,就趕緊用口吹,一直吹到有火苗出來之後,就可以抽菸了。但這個成功的機率也是非常低的,打十次能夠著一次火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還有另一種儲存火種的辦法,就是夏天割一些野草曬乾後做成一種草繩,這種草繩叫“火繩”,把火繩纏成卷,掛在房樑上,這個火繩保持常年不滅,就用它來點火、做飯、燒炕、取暖。但這種方法也最危險,如果火繩的火有時控制不住,一旦著得大了,整個房子都會被它燒掉。在我的記憶當中,大人們也時常提醒大家:要看好火繩,別讓火繩的火著得太大,讓陰火慢慢往上引。但我也從沒聽說過誰家的房子被這火繩引著燒掉的。
回想起來,那個缺吃少穿的年代,確實非常不容易,這就是發生在西北70年代初的事情,可不是發生在原始社會的事。
評論///
當生活中沒有了火柴
天水女子
/// 2006 / 01 / 05 /// 15:35:42
老潘記性真好!你提起的這段,對現今生活在城裡的孩子們來說無異於天方夜譚。雖然媽媽廚房的燃料在飛速的發展——液化氣、煤氣、電飯鍋到前段時間妹妹給買的電磁鍋。經您誘發式的提示,我還是想起了原來媽媽每次飯後留火種的習慣(飯後將沒燒成灰的炭薪埋在灰堆裡,下次扒拉開上面再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