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拐亦稱";單拐";.長約133cm。短拐多用於雙器械練習,亦稱";雙柺";,長約70cm。在長木棍的1/3處裝一垂直短木構成單拐演練方法有劈、砸、滾、蹦、支、撲、拍、拿、勾、掛、截等;雙柺演練方法有摟、蓋、轉、擊等。除套路單練外,還可對練。 鐧 武術器械之一。鐧端無尖,鐧柄呈圓柱體,鐧身呈四稜狀,鐧體無節。長約65一80cm。鐧體四面呈凹狀,稱";凹面鐧";。多用於雙器械練習。運動方法主要有上磨、中截、下掃、直劈、側撩、絞壓等24法。 槍 武術長器械、古代長兵器之一。由矛演變而成。有大槍、花槍、雙頭槍等、大槍和花槍均只一個槍頭,雙頭槍的槍桿兩端各一個槍頭。由槍頭、槍纓、槍桿組成。槍桿多用白臘杆製成。槍桿中點以下任何部分的直徑不得小於如下規定:成年男子;成年女子和少年男子;少年女子;兒童不受限制。槍櫻的長度不得短於200mm。 大槍 武術長器械、古代長兵器之一。由槍頭、槍纓、槍身組成,分為槍尖、槍座、庫口、槍纓、槍身、底端六個部位。槍頭呈三菱形,長約,重750…1000g。槍纓長16一33cm。槍身長約。槍桿較粗,手握槍桿時,拇指尖與食指尖相距三指寬。槍桿一般用白獵杆或金屬製成。 雙頭槍 亦稱";兩頭蛇";。武術長器械、古代長兵器之一。在槍桿兩端各裝一槍頭和槍纓。全長約等於本人身高、多用於雙頭雙槍(雙器械)練習。 鞭 武術器械之一。分軟鞭和硬鞭兩類。軟鞭由鏢頭、握把、若干鐵節,用圓環連結構成,有七節、九節、十三節之分.通常作";九節鞭";.使用時可長可短。運動方法有輪法、掃法、掛法、纏法、拋法、舞花及地趟鞭等,可以單鞭或雙鞭演練、硬鞭分";竹節鋼鞭";和十三節";水磨鋼鞭";。鞭身上有十餘個方形或圓形疙瘩,鞭長約100cm,鞭頭稍細且尖,亦作握柄。擊法有擋、摔、掉、點、截、盤、掃等。 九節鞭 武術軟器械、古代軟兵器之一。由幾節長9一13cm的細圓金屬棒連線構成。每節之間用數個小鐵環連線。各節中間粗兩頭鋼,第一節為鞭頭,末節為鞭把。鞭彩不超過20cm×15cm,且無任何附加物品。 流星錘 亦稱";飛錘";、";走線錘";。武術軟器械、古代外兵器之一。起源於遠古,由繩索與弧形小錘透過幾個小鐵環相連構成,重約1kg。錘頭與繩交接處縛有綵綢。分單流星與雙流星兩種。單流星繩索長約,雙流星繩索長約。主要演練方法有縮、拋、掄等。練時巧妙地將繩索纏繞在練習者頸、胸背、肩肘、手腕、大腿、小腿、腳踝或腰上,抖身放錘,審擊如飛,快如流星,軟中見硬,因而得名。 鉤 武術短器械之一。多用於雙器械練習。包括鉤端、鉤尖、鉤口、鉤脊、鉤自身刃、鉤直身背刃、月牙刃、月牙背刃、月牙尖、鉤寸(橫梗)、鉤柄、鉤鑽、鑽尖等13個部位。其演練方法有鉤、樓、帶、壓、挑、刺、舞花等.即可單練,亦可對練。 叉 武術長器械。古代長兵器之一。叉頭只有兩股鋒.形似牛角,稱";二股叉";。雙頭有三股鋒,形似";山";字.稱";三股叉";,或";三頭叉";、";三角叉";、";鋼叉";、";馬叉";。三股叉頭的中鋒比兩邊鋒高10一13cm。柄長231一264cm,尾端是瓜錘形。全重。另有在叉頭和叉尾裝有鐵片.相擊發聲.柄稍短,稱";飛叉";或";響叉";。練習方法主要有攔、橫、扦挑、崩、滾、搬、搗、搓、掏、貫、拍等。 戟 武術長器械、古代長兵器之一。戟頭由月牙刃、矛頭和橫寸組成。橫寸長約6.6cm,用於連線月牙和矛頭。矛頭略高於月牙刃。截杆由杆身和尾尖組成、戟全長約264cm。若在矛頭兩側裝以同樣大小的月牙刃和橫寸,稱";雙面戟";,方天畫戟的戟頭長約52cm,柄長約190cm,全長約244cm。又分長柄單戟和短柄雙戟。古代多為青銅製作,後為鐵製。 斧 亦稱";戚";。武術器械之一。短柄斧屬短器械.長柄斧屬長器械。刃寬闊並呈弧形者為";鉞";。短柄斧多用於雙器械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