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老道士採回來的。當時,老道士就跟他說,這種寶貝生長在竹林裡,非常珍貴。事後,他還專門到竹山上晃盪了好幾次,都沒發現。
聽到這些高度的讚賞,所有人都馬上站起來,在幾個小屁孩的帶領下朝邊上走去。
一會,大家果然看到還有一些小的竹蓀,就生長在潮溼的竹頭邊上,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
“我們找找看,看還有沒有,這麼少不夠。”周福榮貪心不足地說道,他卻忘了,這種寶貝一般的竹林還找不到,也就在這種竹海能發現一叢。
文秋因為自己伯公文教授是搞生物研究的,對這種鼎鼎大名的東西,他也有些瞭解。據他所知,菌絲生長不僅不需要光線,而且光對其菌絲生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自然界裡,竹蓀處於竹林、草叢的廕庇之下,若將它暴曬在陽光之下,很快就會萎縮。
“有陽光照射的地方肯定不會有,大家真要找,就得看看陽光難於照射的地方,也就是竹子最密的地方。”文秋建議道。
大家也知道這小子的底細,所以預設地朝一些陰暗的地方走去。楚家強還提醒,不要太分散,看不到人要喊,千萬別失蹤,因為天快要黑了。
還真不說,真讓大家找了一點,但也極少。竹蓀很多都是單獨生長的,像之前那樣群生的極少。
天色慢慢降下來,楚家強點了一下人數。將火堆用水完全澆滅,然後帶著大家離開。回到竹雲村,將農具還了。那些遊客則是大肆收刮人家的竹筍乾,搞得那些村民無比歡喜,十分優惠地賣給大家。他們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