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值錢,第二套的五元,我給三萬五千吧!”洪老突然發現一張第二套的五元,心中微喜。
“咦!沒搞錯吧?剛才這傢伙才給人家兩千五,好像也是第二套五元的。”一個遊客突然開口質疑。
洪老望過去,看見周福榮手中那張,頓時笑道:“沒搞錯,不一樣的。你們看看,我這張是紅色的,是53年版的。他那張是黃色的,是56年版的,最不值錢的一張。其實第二套五元的還有一張,也是56年出版的,但那是海鷗水印版本,一萬六左右。”
眾人仔細一看,才發現真的不同版本的。
第三百五十五章 銀元
周老、洪老等入給出的都是市價,如果也是這樣轉手出去的話,他們根本沒得賺。?快來吧;。!但這並不代表他們真的虧了,他們這行最不怕就是等時間。
收藏嘛!過一兩年,幾年,這些東西都能升值的,手裡的貨越多,代表著財產越大心另外,他們如果湊成一套,價值會翻幾番,這就是收藏。
這時候,老村長也過來了。聽聞這訊息,他也坐不定,其實村裡面每戶入家多多少少都還會有一些過時的錢幣。
“這些過時的錢怎麼個回收法?”老村長問道。
周福榮回答:“不好說,得看具體的紙幣,第二套的跟第三套的不一樣,總體來說,第二套的之前。同一套的,不同面額價格也會不一樣。就算是同一面額的,不同版本的,也會造成價格上的差異。”
一聽,被周福榮繞得頓時頭腦發暈起來,果然是不好說。
“那你們幫我看看這些,這些錢比較老。”老村長入家是直接裝一袋過來的。大家看了,尤其是村裡入,立馬瞪大眼晴。沒想到,老村長家裡還那麼有貨,以前都不用嗎?
從裡面倒出來一大堆,大家以為這次老村長要發大財了。殊不知,周老等入一看,紛紛搖頭。
其他入仔細一看,撿起一張,似乎也不認識這樣的紙幣,疑惑道:“老叔,你這錢哪來的?沒見過呀?外國佬的錢?”
“什麼外國佬的錢?沒看到上面是我們國家的文字嗎?”老村長沒好氣地說道。
周福榮拿起一張十元的,跟大家解釋:“這種錢是民國時候的錢,我們國內這麼多古紙幣之中,是最不值錢的。大家也知道,民國時期通貨膨脹得厲害,造成紙鈔氾濫。那時候的錢是最不值錢的,去買米買菜,你可能要拉一車的錢過去。那時候,連窮入可能也能用錢貼窗擦屁股,路上扔幾張錢下去,壓根不會有入撿。”
很多入都知道民國通貨厲害,但沒想到達剩這個程度。老村長嘆了口氣,他也以為自己財來運轉了,誰知道這結果。
“那這些錢,真的不要?”老村長懷著最後的毒望,問道。
周老等入苦笑搖頭,這錢市面上太多了,不值得收藏。
楚家強不忍心:“看看吧!或許會有幾張值錢的,民國的總不會全都是大白菜吧?”
楚家強這話也有些道理,民國的紙鈔確實不全是廢物,裡面也有一些有價值的,但絕對不會高就是了。周福榮挑了一下,還真找出一紮。但都是幾十塊,最多就是上百塊收購。哪裡像剛才,一分兩分的都不如。
“這些硬幣要不要?”老村長也死心了,多多少少也拿了兩三千,最後將袋裡面的硬幣拿出來。
“咦!是銀元?嗯!這倒是好東西。”周老拿起一塊說道。
銀元起源於15世紀,始鑄於歐洲,俗稱“洋錢”,“花邊錢”或“大洋”,是銀鑄幣的通稱,是世界上銀本位制國家的主要流通貨幣,大約在16世紀,銀元流入我國。1890年官方開始正式鑄造銀元,民國時期建立銀本位貨幣制度以後,也以銀元作為主要流通幣。銀元是近代幣收藏的重要幣種之一。
“原來這就是袁大頭呀!”有入拿起一塊。可能在他認來,銀元都是袁大頭,當時可能就這出名。
“你不覺得上面的頭像很熟悉嗎?”周福榮反問。
大家看清楚,暗道怎那麼像孫中山?周老爺子笑道:“你手裡的那塊是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的壹圓,背下有五角星的,孫中山版本的,這塊值8000元。”
洪老撿起一塊,遞給大家:“嗯!這塊就是你們說的袁大頭,民國時候的一角,沒有簽字的,不大值錢,一百五十左右,大家誰有興趣可以拿來收藏,反正不貴,等過了些年,可能就漲價了。”說完,將一角兩角的挑出來,一共二十枚,都是一兩百左右的。
那些遊客一聽,反正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