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5部分

就被巨熊一巴掌拍在地上。見其掙扎一下,巨熊就拍一下,完全是要虐死人家的架勢。

“喂!不要將它拍死呀!”楚家強連忙喊道。

等大家衝過去,頓時無語了。整個豬頭又肥了一圈,不斷地在地上抽搐,眼看就要不行了。

“趕緊抬回去殺了放血,不然一會凝血就不好辦了。”有老道的村民開口道。

一些大力的人趕緊幫忙,也不敢再讓這頭巨熊幫忙扛,讓它動手,這頭豬死得就太慘了。目測現在這模樣,恐怕也不能烤來拜神了。

“算了,這頭殺了大家分掉,我們再選一頭出來,這次就得注意了。”老村長擺擺手。

殺豬佬也是駕輕就熟,一刀下去,直接捅中肥豬脖子的大血管,順帶將喉嚨捅穿。外人看來就是這樣,然而,行家一看,就知道尖長的殺豬刀透過喉嚨,還直接捅穿豬的心臟。

被巨熊虐了一番,本來最強壯的一頭豬,反而慘叫聲最小,沒有讓大家費太大力氣,的確是個意外。

“水燒好了沒?趕緊提出來。”殺豬佬將肥豬放開,整頭豬就一動不動趴在地上。

眾所周知,殺豬要燒水,但燙水也是有講究的,溫度要控制好,不能太涼,也不要翻滾的開水。水太熱就會燙住了,毛反而不下來。

他吩咐其他將肥豬抬到橫板上,一瓢瓢燙水淋下去。換了一柄大刀,開始在豬身上刨毛。

“這個殺豬佬也算是大師級人物了。殺頭豬不用二十分鐘,下手幹脆利落。”唐立業開口道。

不一會,一個白白胖胖的肥豬出現在大家眼前。這個時候,肥豬看起來是最可愛的,身上的肉白白嫩嫩,沒有生豬那麼髒。

接下來就是開膛。這個就是將豬分解開來了,先將豬頭割下,卸四肢,有經驗的一下就能找到關節部位,很輕鬆就卸下來,然後沿其腹部中線慢慢下割,技巧要求:一定要慢,因為刀子很鋒利,豬腹部又以肥豬油為主,一點不慎就會割到內臟,若割到大腸就會出糞便了,割畢取出內臟,翻其身砍開背部,一樣也是從脖子往下來,要砍脊椎中間,骨質不算硬,稍有偏差也無所謂。

一條豬弄到最後,真不用二十分鐘,速度的確一流,讓旁觀的人讚不絕口。(未完待續。。)

第八百二十一章 臘肉

加上骨頭,楚家強弄了近百斤豬肉回去。二叔等人趁天氣好,陽光足,趕緊動手,將要製作臘肉的豬肉切成一長條一長條。

“家強,趕緊給我開一包鹽。”二嬸開口道。

楚家寨的臘肉製作不像別的地方要烘烤,一般都是曬制的,在這之前,還需要用鹽抹一遍,醃製一下。

“臘肉是因為在臘月曬制的,所以才叫臘肉的吧?”有年輕人詢問道。

老一輩就點頭道:“沒錯!臘肉就是因為臘月製作的而稱為臘肉。現在不稀罕了,我們以前,臘肉幾乎就是一家一年的肉食。”

人上了年紀,就是喜歡將陳年舊事搬出來。

臘肉以其在臘月製作而聞名,是過年必備的食品,可是不同的地方的臘肉的做法是不一樣的,所以有了不同的類別,比如中國的南方主要是以醃臘豬肉較多,北方以醃牛肉為主。不同的地方做法不同,口味就不同,因而各具特色。

“呃!整天吃這個,不膩嗎?”有個九零後問道。

在場那些老人家頓時苦笑起來,這孩子明顯就是沒有吃過苦,一出生就是改革開放,過上了好日子。

“哪能天天吃?就是幹部也沒有這種福利呀!一個星期吃上一次肉就謝天謝地了。有些可能幾個星期沒有沾過肉,幾塊臘肉放在家裡,節日的時候才切下來一塊,大家嚐嚐味道。”村裡一個老頭在一邊抽著煙說道。

一些遊客瞠目結舌,以前聽別人吹。總以為是開玩笑,這得貧窮到什麼程度呀?

“所以說呀!你們已經很幸福了。沒有經歷過戰爭年代的流離失所,也沒有經歷過饑荒年代的飢餓。以後不要埋怨生活的不如意,起碼你們不用為填肚子發愁。”另一名老人接著說道。

當然,古代人制作臘肉,主要還是因為臘肉從鮮肉加工、製作到存放,肉質不變,長期保持香味,還有久放不壞的特點。夏季蚊蠅不爬,經三伏而不變質。

“以前在別的地方吃過是燻成的,感覺挺不錯。”有遊客就說道。

如今還逗留在楚家寨的遊客。幾乎都是準備在這過一個別具地方風情的特色年,所以對村裡面村民忙碌的事情都覺得新鮮。

“燻的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