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部分

劃回,改名酆都,是一座濱江的小城,小是小,城中清幽整潔,翠竹疏林點綴其間,每年到這兒來參拜仙都觀的玄門方士為數不少。

這是一座大名鼎鼎的鬼城,據說閻王爺寶殿的所在地,城北不足三里,是有名的平都山,也叫酆都山上面的酆都觀,是一座罩上了神秘色彩的玄門聖地,據說,後漢的大仙陰長生,在延光元年找到了馬大仙明生,學了長生之術,兩人先到青城苦修,煮黃土為金,立壇受經,這本經叫做太青神丹經,馬大仙便走了。

後來,陰長生來到了平都山苦修,在這兒得道白日升飛,後人在這兒建了仙都觀,山上的麻姑洞,據傳說是紫府真君的仙人在內建了一座森羅殿。久而久之,麻姑洞便成了閻君洞,成了地獄的酆都。

其實,這都是玄門方士搞的鬼,酆都觀建在唐朝,原叫仙都觀,有一座宏大的天子殿,從那時起,這兒便成了鬼都,說是幽冥之主和鬼伯所居之地,宋朝名醫範大成,曾著書力斥民間傳說的荒謬,但迷信積習已深,想消除已不可能了,加以那些別有用心的天師道的牛鼻子和神棍們全力渲染,百姓小民甚至官府都深信不疑。

目前主持仙都觀的人,是龍虎山派來的一名老道玉虛子,說是平都山乃祖師爺張道陵二十四化之一的聖地,理該由龍虎山的人主持,南門外面江處,建有森羅殿。江對面的葫蘆溪架了兩段不相銜的奈何橋,葫蘆便自然而然地成了奈河。

東門外有望鄉臺,十殿的東面不遠山下,有惡鬼供役的流砂坡.至平都山的山腳下建了一座孟婆亭,找一個老婆子在那兒施茶水,下山回城的人,最好在那兒喝杯茶,以便忘掉天子殿所看到的陰慘慘景象。

總之,玉虛子在這一帶主持的相當成功。

由碼頭到南門城口,約有百來步,張英和秋嵐信步往上走,一面指著有首不遠處的森羅殿,笑道:“秋老弟,要不要去看什麼十殿冥君?那些牛頭馬面惡鬼判官,塑造的栩栩如生,值得一看。”

秋嵐搖搖頭,笑道:“小弟不信鬼神,不看也罷,何必去看那些神棍們的嘴臉?我倒想到平都山去看看陰長生飛昇的地方,哈哈,有幸找到他的太青神丹經,看成仙是否有其事。”

碼頭上停泊了三二十艘客貨船,全都是在這兒過夜的,客人紛紛登岸入城,湧入南門。

張英領著秋嵐沿南大街往裡走,市面不繁華,行人不多,有點令清清地,街旁樹影婆婆,翠竹搖曳,看去陰森森地。

兩人轉入一條小巷,迎面看見一塊大招牌,上面寫著:“江風客棧”大門上方有一塊橫匾,也有四個字:“江上風清”,字倒是好字,蒼勁古樸自是名家。

張英踏上臺階,扭頭笑道:“先落店再說,船明晨辰牌初開船,來不及到平都山去玩了,不如等會兒去看看流砂坡。”

“流砂坡有何好看?”秋嵐問。

“你既然不信鬼神,便該看看,那座山坡常年累月有沙石往下流,但山形始終沒改變,豈不可怪?”

兩人落了店,各住一間客房。

秋嵐早晚間要練功,不能與人同房,張英也不堅持,在隔鄰客房安頓了。

洗漱畢,張英被朋友邀走了。

秋嵐吩咐店家送來了飯菜,在房中靜靜地用膳。

正吃間,隔鄰另一所客門中一聲門響,接著腳步細碎,一個低沉的嗓子說:“敝下小姓長孫名昆。奉當家所差,恭迎金姑娘芳駕,請進。”

秋嵐心中一動,忖道:“這人滿口江湖昧,當家的指誰?這位金姑娘,定也是江湖人。”

他留了心,凝神傾聽下文,鄰房掩門聲、腳步聲、客套聲……良久方寂,說話的聲音甚小著,幾至隱不可聞,但在他來說,句句入耳。

搬椅落坐聲徐止,接著是金姑娘嬌滴滴的語聲傳出:“長孫昆,到底是怎麼回事?”

“金姑娘容稟,五天前,有一個自稱飛龍秋雷的人,帶了兩名小廝,到夔府請敝當家,敝當家對此人索昧平生,在未弄清底細前,末予接見,傳話說已到酆都公幹,要他前來酆都會面,聽說姓秋的是要求與敝當家聯手,敝當家在四天前已摸清了姓秋的底細,因此以飛鴿傳書至重慶府促請姑娘勞駕,早一日趕來商量。”

“飛龍秋雷,唔!這人我聽說過,為許州一霸,他要與貴當家聯手,要對付誰?”

“說來好笑,他要與敝當家聯手對付一劍三奇。”

“好事嘛!為何可笑?”

“那傢伙沒安好心,他在去年石淙天門峽大會中,曾與一劍三奇稱兄道弟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