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美軍無法在夜戰之中與志願軍進行抗衡;
第二,就算美國大兵們在第二天就重新佔領了馬良山陣地,可是他們卻沒有辦法在一天之內就將防禦陣地再次修復,而一旦沒有防禦陣地的存在,他們要想守住以優勢兵力衝來的志願軍,那簡直是不可能實現的任務;
第三,馬良山陣地並不是一個適合大部隊作戰的陣地,在這裡放上一個加強營已經基本上飽合了,如果他們想在這裡也放上一個團來防禦志願軍進攻的一個團,但很顯一個團的兵力留在馬良山陣地上,那等於是給志願軍的炮火送菜。
面對這樣的無比被動的戰鬥境況,美國大兵們都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可是他們也一時想不出什麼法子來應對志願軍的這種攻擊方式,於是在第二天,美國大兵竟然沒有派出戰士前來重新佔領陣地。
而趁這個時候,讓美國大兵們再次意外的是,志願軍就是在當天上午看到美國人沒有攻擊的意圖後,他們就將五七三團一個營的兵力派上了馬良山陣地。
迅速的挖掘工事,特別上陣地的第一件事就是挖掘出防空坑道,在幾個重要的防禦位置挖開了戰壕。
相比之下,農民出身的志願軍戰士們挖起戰壕和防空坑道那可美軍不知道快了多少倍,而與美軍不同的是,志願軍戰士們目標很明確,早就熟悉瞭如果在戰場上利用天然地形建立防禦陣地對付美軍的部隊,所以汪洋他們在無名高地的石頭山上,只見馬良山陣地上塵土飛揚,一道可見的戰壕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完成了。
據有吃苦耐勞優良品質的中國軍隊,他們的成長几乎就是在逆境中渡過的,優良的傳統造就了一支紀律嚴明,善於在困境中創造奇蹟的鐵軍。
一個是晚上,僅僅是在一個晚上的時間裡,當第二天美軍再次試探性地向馬良山陣地方而來時,這一次卻不再是他們想像的那樣了,當頭迎接他們的就是一頓連綿的炮火轟炸,這對美國大兵來說,這無異於又是當頭棒喝,志願軍虛虛實實的攻擊讓他們真的無法捉摸出志願軍用的是什麼戰術。
遭受了襲擊,不甘心失敗的美軍想當然又將他們的飛機大炮又用上了。
可是,這一次的志願軍可不像當初美軍一般的防禦陣地,早就想到美軍會再次用這一招,志願軍戰士們可是在馬良山陣地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構築防禦陣形。
除了在馬良山主陣地的戰壕周邊挖掘了一些可以防空的坑道外,志願軍戰士們還在山的側邊挖掘了很多藏兵地道,這些藏兵地道倒是受了梟龍特種大隊戰士們躲在山側的敵人地堡裡所受的啟發,真正用起來志願軍戰士們才發現這藏兵地道的威力還著實的不小。
為什麼叫藏兵地道,不叫防空坑道呢?
只是因為地道挖得很大,而且深入地底,可以藏很多的戰士,而防空坑道呢,雖然也挖掘在一些堅固的山勢之中,但畢竟空間不大,裡面最多也只能藏上三五個人,所以就有了地道和坑道的區別。
而藏兵地道受梟龍特種大隊戰士們偷在炮彈轟炸死角位置的啟發,所以藏兵地道在進行挖掘之時,也將他挖在一些炸彈所炸不到的夾角位置,甚至都將坑道挖在一些陡峭的巨巖之下,那敵人的飛機大炮炸了過來,五七三團的大部分將士都躲入了山後的藏兵坑道里,只在馬良山主陣地的防空坑道里留了少數的防禦戰士。
當敵人的飛機大炮轟炸過後,美軍的步兵試圖來攻時,他們就迎面受到我志願軍部隊的犀利反擊,敵人縱是兵力無比的強大,可是他們在飛機大炮的轟炸失效的情況下,又怎麼可能與防禦了志願軍戰士們進行交鋒呢?
五七三團的將士與美國進行陣地防禦戰時,人數派的也不是很多,一般來說一次就頂上去兩個連的兵力,一旦敵人與我軍戰成相持階段,那麼後面藏兵地道里就會衝上去一個連的隊伍對敵人衝來的敵人進行急襲,甚至在有必要的時候梟龍特種大隊也去進行一下協防,敵人就根本沒有辦法佔到任何便宜,反而在志願軍佔領了有利地形之下,吃了不少的大虧,堪稱死傷慘重。
經過了五六次的連續強攻,美軍一點便宜也沒有佔到,最後卻反而被五七三團的將士打得頭破血流,甚至連他們的那幾個基層指揮官都被無名石頭山上的汪洋狙殺。
面對著這樣的結果,戰鬥很快一天就過去了,眼看夜晚又將再次來臨,美國大兵們一點好處也沒撈到,反而又在志願軍防禦的馬良山陣地下方扔下了近千具的屍體,美軍的一個步兵團都被打殘了。
所以,當最後一次進攻在下午四點左右時,美軍不得不草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