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部分

連串的經濟發展計劃的施行過程中,臺灣在經濟發展上獲致明顯的成就,而且也促成其產業結構的轉變,逐步脫離傳統農業社會而邁向以服務業為主的後工業社會。陳光興與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 Movements共同主編,同前引書,2001。

大眾文化(mass culture),顧名思義即大眾傳播媒介所呈現的一切文化產品或訊息內容,或有學者稱之為“流行文化”或“通俗文化”(popular culture)。值得注意的是,大眾文化與“高階文化”(high culture)或“精英文化”(elite culture)不同,與“民俗文化”(folk culture)也有差異。簡言之,大眾文化是介於高階文化與民俗文化之間的一種文化形式。但是它對中產階層興起卻有相當大的影響,理由有以下幾點:

1�中產階層的大量出現,具備了消費大眾文化的基本要因,即有知識、有錢、有能力去接觸大眾文化,提供了大眾文化生根、茁壯成長的市場。

2�教育的普遍:推行義務教育,文盲大量減少,民眾知識水準普遍提高。

3�工業化: 因為工業革命的快速發展,單位生產力大增,使得大眾開始有較多的時間去追求娛樂。

4�大眾媒介的快速發展:一般人從思想的傳播,到大量的娛樂享受,都可以藉著和大眾媒介的接觸獲得參與的機會。廣播電視媒體和機械複製技術的發達及文化傳播的企業化,促使大眾文化的確立,是顯而易見的事實。當然,大眾文化的產生,不完全是大眾傳播的力量,而且以科技的發展、教育的普及、經濟的繁榮、公眾的閒暇以及消費社會等許多因素為基礎。彭懷恩:《傳播與社會——何謂大眾社會理論?何謂大眾文化?其與傳播媒介的關係為何?》,臺北:世新大學學期課程。

與社會變遷兩者之間的關係

在討論大眾媒介與社會的關係諸觀點時,學者馬奎爾針對三種不同層面來談:

(1)宰制對多元(dominance versus pluralism):宰制論者認為大眾傳播媒介掌握於少數精英或優勢階級手中,其媒介的權力集中,資訊來源受少數人的控制,資訊內容呈標準化,以及大眾對媒介內容極度依賴等;多元論者則認為資訊來源及內容都是多方面的,閱聽人可依興趣及需要選擇媒介內容。

(2)大眾媒介的離心和向心趨勢(centrifugal versus centripetal tendences):主張大眾傳播媒介具有向心力的研究者,認為媒介內容具有促進社會整合的功能,增進社會安定秩序,或進行社會控制;主張大眾媒介具有離心力者則認為,媒介內容可以促進現代化和傳播新知,或製造了疏離、價值解體及社會脫序等。

(3)媒介先變遷或社會先變遷(media or society as first mover?)主張媒介先變遷 者,以媒介為中心,認為媒介是改變的動力;主張社會先變遷者,以社會為中心,認為社 會中的政經變化才是帶動社會變遷的主力。但是在社會變遷 的過程中,究竟以大眾媒介為中心或以社會為中心,截至目前為止並無定論。彭懷恩,同前引書,臺北:世新大學學期課程。

社會影響媒介,或媒介影響社會?

根據馬奎爾的討論,究竟是社會影響媒介,還是媒介影響社會,共有四種主張,分別是:

(1)理想主義認為,媒體是社會的反映者。在此概念架構下的理論有:個人價值觀改變理論、媒介是社會變遷的引擎理論、科技決定論、文化帝國主義等。

(2)唯物主義認為,媒體是社會改變的結果,是社會某些需求的響應,或是一些歷史情 況的顯現。它把文化看作依附於社會結構,大眾傳播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想要單獨去改變 社會世界,實則力量微乎其微。事實上,為了在現存系統中存活下去並獲取利益,它常會 抵制變遷,甚至聲援統治階級的權力。在此概念架構下的理論有:主流的社會學傳統觀點、古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媒介理論、國家發展的依附理論等。其中主要的社會學傳 統,認為個人行為是由社會力量所塑造,這些社會力量是社會關係和社會意義所引起的。

(3)相互依存論認為,大眾傳播和現代社會形式之間有相互影響、共存共榮的現象。社 會中的個體和集體有對資訊和娛樂的需求,由大眾媒體予以提供;而社會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