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部分

居的清淨生活,將小孩子雕琢得既淳樸又淡定,雖驚奇於外面世界的豐富多彩,卻也只是天真地咧嘴笑笑,沒有世俗間孩童的討喜和頑皮。

王隊看著心靜如水的王黑兒,心裡一酸。孩子三歲被自己抱出來,雖說躲過了滅門劫難,卻也體會不到世間的喜樂哀愁。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黝黑小身子骨,也長高了,只是比較瘦,瘦得有些叫人可憐。

王隊背過身子,悄悄抹了一把淚。

……

王隊特意帶了些禮物給山上的梁高士。(參見0007、0051章)

梁老爺子,鬚髮白賽雪,童顏鮮如桃,愈發顯得道骨仙風;醜陋老伴,臉上堆了更多縱橫交錯的褶皺,顯得愈發醜陋。

但,兩個人依舊是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快樂一如往昔。

王隊羨慕、感嘆:唉,這才是真正的高人啊。

聊了幾句家常,王隊起身整衣施禮,還未開口,梁老爺子朗聲笑了起來:“哈哈,住在這裡,怎還恁多繁文縟節。我年紀雖大,可並未老邁,腿腳不利索,可還未腐朽。你不用說了,我原本也是要教授那娃兒的,唱唱歌、習習字嘛,不過,那些陰謀詭計、爾虞我詐,我可教不來哦……”

老人應允了為王黑兒授業,王隊終於放下一樁心事。

在終南山上盤桓幾日,王隊趕赴長安。

……

三年了。

初平三年剷除董卓之後,董卓舊部李傕郭汜再犯長安,掌控了朝廷。

接連的戰亂,帝都長安繁華的背後,是瘡痍和淒涼。

東市街上,依舊人頭攢動,往來的人流,似匆匆過客,買了東西便低頭離去,商家們也是無精打采,聽不到濃郁高亢的秦音,少了喧譁的熱鬧;看不到扶老攜幼漫步街頭的景象,悠閒不再了。

王隊回到熟悉的鞋鋪,年輕的掌櫃看到王隊,楞了。

“萬福兒!”王隊喚了一聲,以前的小夥計才反應過來,“老掌櫃!”萬福兒喊了一聲,撲過來,緊緊保住王隊的臂膀……

“哈哈,當上掌櫃嘍!”王隊讚許地看著萬福兒。(參見0056章)

……

後屋依舊是當年樣子,王隊輕輕撫摸著每一件傢俱,聽萬福兒講述著王隊走後,長安城裡發生的一切。

王隊走了,萬福兒被萬家升為掌櫃,將鞋鋪打理得井井有條。

萬福兒說起王允被李傕郭汜等所逼迫,為了保護皇宮內廷不受亂軍襲擾,縱身跳下宮牆,被李傕郭汜亂刀砍死,萬福兒哽咽著說不下去了。

王隊沒有落淚,拍拍萬福兒肩膀:“老人家安葬了嗎?”

萬福兒點點頭:“王司徒赤膽忠心,朝廷上下,官員百姓無不落淚,他們(李傕郭汜)只得將王司徒草草收殮,葬於城東。”

“具體在什麼位置?”

“我帶老掌櫃去。”

“不用了,你還要打理店鋪,再說,人去多了,容易引人注意。”

“那老掌櫃您以後有何打算?回來住吧。”

王隊笑笑:“不了,我只是路過此地,看看你,再去祭拜下老人家,就要去南方了,你好好經管著鞋鋪吧,莫要辜負了東家。”

……

離開鞋鋪,王隊在東市買了香燭草紙一應祭奠之物,按萬福兒的指引,來到城東。

荒冢遍野,冷清僻靜處,一座孤墳,低矮墳丘上,雜草叢生,墳前一塊簡陋的石碑,上面淺淺刻著幾個字“千秋忠烈,萬古司徒”,應該是正直之人偷偷豎的吧。

王隊跪了下來,小心地將墳上荒草薅去,收攏幾捧新土,培在墳上。

擺上貢品,點起香燭,王隊叩了幾個頭,跪坐在地上,點燃草紙,默默地獻上對自家先祖的哀思……

“何人在此祭拜?”身後傳來喝問之聲。

王隊回頭看,幾名兵卒抬著食盒香燭,兵卒身後,緩緩走來一人。

那人揮揮手,示意兵卒退下,跪了下來,開啟食盒,將精美的祭品一一擺放到王允墳前。

來人四十多歲年紀,穿著皂色深衣,典型的官員服飾。

插好香燭,來人祭叩完畢,也跪坐下來,扭頭看著王隊,輕聲道:“汝便是王司徒的那個侄兒?”

來人如此說話,顯然是知道自己,王隊知道否認隱瞞也沒有用處,點了點頭。

“嗯,果有王司徒一脈氣度啊。”來人嘆了一聲。

“您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