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2部分

下去。

小鏡子走向平民化,大面的依舊是奢侈品,幾乎不會有所損失,只是市場壽命縮短了,但以這個發展勢態,玻璃鏡的壟斷局面不會持續太久了。

還不如能撈多少就撈多少,將利潤最大化。

玻璃製品並非只有玻璃鏡一種,其他的玻璃製品的種類是非常繁多的,既然玻璃鏡的時常保不住多久,那就重點研發其他的玻璃製品,不斷的推出新產品。

趙巖隨後還親自到玻璃廠走了一躺,玻璃廠已經遷出了趙家堡,設在了趙家堡外面。

趙家堡外面沒有城牆,但卻發展的非常快,一條條的街道已經在趙家堡外面建了起來,同時周圍還有許多工廠。

有沒有城牆已經無所謂,山東一片平靖,連個毛賊都難遇到,城牆實在沒什麼用。

隨著趙巖的勢力不斷擴大,趙家堡作為他的行政、軍事中心,自然是愈發繁榮,周圍的地價不斷攀升。

要想在趙家堡外面買一棟宅子,起碼需要上百兩,越靠近趙家堡價格越高。

趙家堡內部,則是有價無市,那裡的地皮是趙巖的,他基本上不賣地皮。城外的地皮則是私人的,可自由買賣。

現在全山東的地皮,大多都是私人的,除了趙巖手下的紡織廠、養殖場、軍器局之類的機構和工廠所佔土地才屬於他。

趙巖分下去的田產,也逐漸都屬於個人了,只要耕種滿三年,那五十畝地就是私人的。但農業地要改用必須上報審批,審批透過了才能該為他用。而買賣上,要把分配到的田產賣掉必須上報原因,若是移民、轉業什麼的,馬上就可以透過。

而那些自耕農原先所擁有的土地,則無需審批。

趙家堡周圍的地產,已經審批過了,方圓十里內的田產可以自由買賣。趙巖幾乎不在這上面收什麼費用,後世的高房價讓他感覺恐懼。

世界這麼大,住個房子沒那麼難吧就算是人口十三億。

在政府不徵收費用的情況下,地價只會按照市場價格波動。所以現在趙家堡的地塊雖然漲得較快,但也不那麼離譜,遠遠比不上京城的地價。

趙家堡的建築風格,可以說是在大明獨樹一幟的。

已經有很多建築使用鋼筋水泥,蓋起來的房屋很像後世的房子,但外觀上並沒有西方人的那種風格,工匠們在房屋的外面加入了許多原有建築的風格,雕龍刻鳳是少不了的。

趙巖住的屋子就是這樣的,結果遭到了許多人的效仿,這些房子和後世的房屋基本上沒什麼差別了。

鋼筋混凝土澆築,裡面是白色的牆壁,還有明亮的玻璃窗。趙家堡的建築用玻璃沒有打什麼圖案,畢竟在趙家堡,不用別人把這些玻璃拿去做玻璃鏡。

來到玻璃廠,玻璃廠裡十分忙碌。

裡面的工人正在燒製玻璃,工匠們熟練的將玻璃溶液吹制、壓制成一個個玻璃製品,玻璃鏡並不在玻璃廠里加工,而是在趙家堡內加工。

經過四年的發展,玻璃廠的規模已經發展得很大了,員工數量達到五千多人,每天都能產出大量的玻璃。

最賺錢的還是玻璃板,玻璃板可以用來做鏡子,還可以用在建築上,因為透光性非常好,所以很快在山東的建築行業普及開來。

其次就是工藝品,隨著工匠的技藝愈加精湛,各種各樣的精美工藝品隨之出現,這些工藝品的銷售量已經開始大幅度攀升。

雖然質感上不如琉璃、玉器、瓷器,但由於玻璃工藝品價格低,市場還是非常廣闊的,在大明雖然賣不到太高的價錢,但在海外的土著眼裡,這東西比黃金還值錢。

玻璃板和工藝品之後,就是用於其商品包裝上的了。

最先採用玻璃的商品,是登萊的紅薯酒。但事實證明,紅薯酒並不好賣,這東西喝上去就像是白開水加酒精,在大明只能走低端市場。

但由於價格低,包裝較好,銷量還是比較大的,但利潤卻是沒有多少。

紅薯酒的包裝很快啟發了山東的酒商,也跑來玻璃廠訂購玻璃瓶,陸續出現了三個使用玻璃瓶盛裝的白酒品牌。

由於玻璃瓶成本低,賣相好,除了酒之外,還有許多食品類的東西採用了玻璃瓶的包裝。

山東的商品品牌是一個接著一個的出現。

自從趙巖的《工商規鑑論》出現後,許多商人都意識到了品牌的重要性,大明各地都颳起了一陣品牌風。

隨著一些商品的銷量擴大,對玻璃瓶的需求量也在增加,玻璃廠在濟南已經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