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孟母三遷”這就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環境直接影響著一個人的行為習慣和為人處事的原則。
三、小學教育和滲透做人、感恩的心
當孩子告別童年時期而走向學校,接受全面的“學校教育”之時,在這期間,我們做家長的要和老師經常溝通,要做到互通有無,時刻地瞭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要密切地配合老師的工作,為“學校教育”這個人生的大舞臺做好鋪墊。努力堅守“家庭教育”這塊不可忽視的教育陣地。當然,對於不同的孩子,家庭教育的模式也應因人而異,對不同性格的孩子採取不同的教育手段。該出手時就不要手軟,家庭教育之中沒有小小的暴力存在是不現實的,但必須適可而止。如發現孩子有些不良的行為習慣時,應及時地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讓孩子理解細微之處見成敗的道理。教育孩子懂得“厚以載道、德以服人”的道德品質。讓孩子們在幼小的內心裡知道擁有高尚的品德是做人的根本。千學萬學先學做人。
當孩子有了一定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知道了“善與惡”、“失與得”、“付出與回報”的時候,要及時地滲透孩子們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告訴孩子們如何去做才會有一顆感恩的心。對老師孜孜不倦的教誨、不求回報的恩情應心存感激;對父母長輩無私、真摯、神聖的愛應心存感激。告訴孩子“感恩之心”是一種人生積極向上的心態;是一種為人的思想高尚的情操。教育孩子們應懷揣著一顆感恩的心走在人生的風雨之路。
四、中學教育和培植學習責任心
步入中學,同學們逐漸地從幼稚走向成熟。
隨著社會的發展,某些不良的社會風氣也在衝擊著校園這塊神聖的淨土,
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學生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使學生對“社會”這個概念有著不同的看法和理解。他們帶著片面性的想法去觀察這個世界,去理解自己的人生。
這一階段學生的情感最為脆弱,最容易使孩子走向極端,如處理不當,後果不堪設想,這就迫使我們家長絕不能掉以輕心。用心來和孩子告白,用情與孩子絮語,開啟孩子那扇緊閉的心靈之窗。
這一時期,我們當父母的無論怎麼去做,如何去說,想真正地走入孩子的內心深處是非常艱難的,這就給我們做父母的有一種如履薄冰的感覺。因為在這一時期,孩子有了自己的個性,有了自己的見解,有了自己的喜怒哀樂,有了自己對學習的看法,有了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所以這時期的家庭教育方法應因材施教,變被動為主動。要及時地發現他們在學習上和生活上的誤區,恩威並施和孩子們打一場攻心戰,教育孩子學習的重要性。使孩子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攻關。讓孩子在枯燥無味的“數字”和“文字”的王國裡,領略到學習的無窮樂趣。逐步讓孩子明白“學習”不是老師和家長強加在他們頭上的任務,而是他們生命裡的責任,必須去做,必須去完成的責任。
五、現身說法和樹立熱愛祖國的拳拳赤子之心
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安逸的年代裡,法律意識似乎在校園內漸漸被人們所忽略,而導致校園內外,學生觸犯法律的事情時有發生。
我們常常在電視和報紙上聽到、看到關於大學生做出了凌駕於法律之上的、令人痛心的、令人惋惜的一些案例。
例如:某大學的一位大學生為了一件私事竟然和校外的一些人動起了刀子,連捅數人,傷者有之,死者亦有之。然而,有的大學生竟然為他喊起了口號,稱之為英雄,和平年代的英雄,視法律如兒戲的英雄。知呼?恥也!
這就要求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補上法律知識這堂課,現身說法地引導孩子、教育孩子。讓孩子懂得無論是誰,只要觸犯法律就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讓孩子逐漸認識到法律是維護社會安定、保衛社會和平的一種強硬的制度和強制性的手段。教育孩子應依法從事,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尊重師長,愛護公物,做一名合格、優秀、上進的中學生。另外,在茶餘飯後要經常給孩子講一些從古至今英雄護國、熱愛家園、熱愛祖國的感人的事蹟,樹立孩子敢於和不法行為做鬥爭的信心。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律這個有效的武器來捍衛自己所擁有的權力,讓孩子擁有一顆熱愛祖國的拳拳赤子之心。
綜上所述,是我在家庭教育中的點滴感受和幾點不成熟的建議和方法,僅供大家參考。有些地方必有疏漏請大家海涵。 。 想看書來
誠信;一朵不敗的花兒
誠信,一朵不敗的花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