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4部分

朱見深留意到王綸的行蹤詭密後立即調兵保護李賢出入,逮捕門達,黜退王綸。旋即在朝議上下旨令毀錦衣衛新獄,將門達流放廣西。

李賢這段時間忙於輔政扶君,真沒想到就在皇帝大行,新君登基的忙碌中,身邊竟然潛藏著這樣的危機。一想王綸在宮裡心懷險惡,門達在宮外虎視眈眈,身邊還有個錢溥等著接位,饒是他久經宦海,也不由得出了身冷汗,抹了下額頭才道:“多謝陛下信賴周全。”

朱見深笑眯眯地說:“這段時間太忙,其實是萬侍發現王綸行為古怪,朕才留心的。”

從景泰朝過來的老臣,自然明白新君口中的“萬侍”是誰,李賢雖是顧命大臣,但這種時候也不得不誇讚萬貞兩句:“萬侍敏慧過人,護持陛下滴水不漏,確實難得。”

朱見深等的就是他這句話,介面道:“萬侍敏慧貞靜,端懿惠和,稱詩實稟,朕欲以為後。盼先生為朕周全。”

李賢愕然,萬貞和新君多年相依的情分,老臣無不心裡有數。要說她能寵冠後宮,群臣不會多嘴說什麼,畢竟她的功勞和與新君的情分擺著。可是,要立她為後,那卻是絕無可能。李賢雖然剛受了她的恩惠,卻也無法答應替新君遊說群臣,沉默了會兒問:“萬侍有孕不?”

朱見深一怔,過了會兒才道:“總會有的。”

李賢搖了搖頭:“萬侍花信之年早過,孕育皇嗣只怕不易。自宣廟以來,中宮無子,是非頻發。陛下自身亦是險受其害,當知此非社稷之福。老臣為國家計,不敢領命!”

以他顧命大臣的身份,平時在新君面前完全不用行大禮,但此時卻伏地叩首不起,道:“陛下,東宮太子妃與兩位側妃,皆是先帝遍擇淑女所取。陛下還請念先帝及兩位太后愛子之情,從中擇後,以全孝道!”

兩位太后移宮,但新君卻絲毫沒有將太子妃和兩位側妃遷入後宮的意思,就讓她們在東宮待著。這其中的異常,群臣早看出來了,只不過事情沒挑明,大家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現在新君已經漏了口風,牛玉在旁邊聽了大感焦急:太子妃中選,他是出過力的。如果新君登基,太子妃卻當不了皇后,他原來的一腔心血豈不是落了空?

作為先帝大行前內宮第一掌權太監,他哪裡甘心因為朝代更替被梁芳他們踩上頭來?王綸倒了,正是他進前的好機會,只要再把太子妃推上後位,他這地位就算穩了。

外朝是為禮法正統考慮,內宮則有牛玉推動,都請以太子妃為後。朱見深本想尋求兩宮太后支援,但周貴妃與萬貞素有積怨,早就等著這一天,無論兒子怎麼懇求都不應允;至於錢皇后,自先帝大行,她的命也就丟了一半,更沒有精力逆了眾意去支援新君立萬貞。

朱見深無人支援,回到東閣看到萬貞猶自沉睡,心痛無極,忍不住握著她的手低聲懇求:“貞兒,你快點恢復過來吧!沒有你一起,我難得很!”

萬貞的神魂換了他來滋養,現在也不過堪堪穩住衰竭之勢,開始適應生髮而已,每天睡得日夜顛倒,不分時令。偶爾清醒過來,他又不忍讓她勞累傷神,只說些逗趣的小事,再不然就哄著她求嗣。內宮外朝為了他立後一事,風波迭起,她住在東閣裡竟然一無所知。

內外不同意立萬貞為後,朱見深也不願意立太子妃為後。雙方僵持了三四個月,直到七月,大行皇帝的第一次中元大祭將至。這是必須有新後主持的祭典,群臣再一次聯名上奏,兩宮太后也傳旨過來,朱見深無可奈何,只能答應立太子妃吳氏為後。

吳氏等了大半年才等到冊封自己為後的旨意,喜極而泣,下了決心一定要把中元大祭辦好,讓人刮目相看。誰知等宮務接手過來,她才現二十四衙十二司的掌印,基本上都由萬貞的親信把持著。雖然沒人對中元大祭下絆子,但她想插幾個自己的人進去,卻是束手無策,空有皇后金印,卻沒有處理宮務之權,幾乎就是個擺設。

吳氏至今不過是十六歲,出身的家庭不上不下,眼界既沒開闊到縱觀景泰、天順多年的朝政風雲,知曉萬貞對新君的意義;又沒有膽子小到不敢與人爭鋒,避讓夫君愛寵的地步。宮務實權不在她這皇后手裡,丈夫的心也不在她這妻子身上,卻落在了一個至今沒有受封的宮女手上,由不得她恨深如海。

再仔細打聽一下,這宮女比新君都要年長十幾歲,按世人眼光來看,無論如何也到了年老色,風光不了多久的年紀。吳氏在心裡掂量一下,覺得憑自己這皇后的身份,即使把人弄沒了,了不起吃段時間掛落,總不至於真讓新君惱一輩子。

朱見深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