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做學員的思想工作;(4)能給學員講一門與飛行訓練穿插的航空理論課;(5)達到大學專科文化程度。對地面院校的專業理論教員規定了“四項指標”:(1)熱愛教學工作,教學質量比較高;(2)能完整地講授本門課程,且有熟練的操作技能;(3)具有比較紮實的講、寫、演、畫課堂教學基本功;(4)具有大學專科以上的基礎理論水平。並要求各院校在此基礎上,培養各類教學“尖子”和學科帶頭人。
截至1987年,空軍院校已經擁有各類教員9200餘人,形成了一支較好的教員隊伍。其中有教授、副教授、高階工程師、高階實驗師等450人,具有碩博士以上學位的186人,大學專科以上文化程度的佔。飛行教員達到兩種氣象能教、三種氣象能走的佔89%,獲特級和一級飛行教員稱號的有1385人。還有520餘名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水平較高、掌握本學科前沿知識的學科帶頭人。這批辛勤“園丁”用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智慧,為空軍的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一、藍天衛士……人民空軍(12)
空軍院校經過20多年的改革發展,一支年齡、知識、專業結構趨向合理並適應教學和科研任務的教員隊伍已形成;一批熟悉院校教育、管理理論和專業技術的行家,已走上院校領導崗位,正在為空軍各級機關和部隊源源不斷地輸送合格人才。
跨越式發展,改善武器裝備。①提高武器裝備管理水平。透過裝備整頓,落實了各項規章制度,普遍建立了各類崗位責任制,加強了技術人員的培訓。1980年至1982年的三年中共培訓各類技術人員14萬人次,為部隊培養了裝備維修、管理的骨幹,提高了部隊的裝備水平。各部隊自籌經費修建了各種庫房、場地,大大提高了各類裝備的放庫率。檢修各種裝備20餘萬件,各類裝備的完好率都有明顯提高。裝備平均故障率由1979年的,下降到,湧現出一批裝備管理好的先進單位。1983年11月,空軍頒發了《空軍裝備管理達到科學化、制度化、經常化的十二條標準》,作為檢查、衡量部隊裝備管理的尺度。隨後,空軍各兵種部隊分別進行了檢查評比,制訂裝備管理工作條例,逐步實現從經驗型管理到科學型管理的轉化。②開展技術引進和裝備更新。新時期,空軍抓緊了武器裝備的技術引進和裝備更新工作,以提高空軍主戰飛機、地空導彈、防空雷達、作戰指揮控制系統和電子對抗系統的技術水平和作戰效能。70年代末,空軍開始有重點、有步驟地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先進裝置,以提高作戰能力。為了解決裝備的配套,1984年11月從美國引進了“黑鷹”直升機,1986年2月從法國引進了“超美洲豹”直升機,1985年8月從蘇聯引進了圖…154m型運輸機,還有一些其他裝備。1986年2月,殲…8型飛機定型批准生產。殲…8Ⅰ型飛機是殲…8型飛機原設計方案的“全天候型”飛機,1981年4月首次試飛,1985年7月設計定型。殲…8Ⅱ型飛機是根據對未來作戰物件的分析和中國航空工業的現有能力,經過充分論證後確定戰術技術要求的。1984年6月12日,殲…8Ⅱ型飛機首次試飛成功。殲…7Ⅱ型飛機是殲…7Ⅰ型飛機的改進型,增強了攻擊能力,1986年2月裝備部隊。殲…7Ⅲ型飛機是在殲…7型飛機的基礎上加裝改裝了部分裝置,經過試飛,已批准設計定型。強…5Ⅰ型飛機是在強…5型飛機基礎上改進的,1983年12月開始裝備部隊。後來,又在強…5Ⅰ型飛機的基礎上改進成強…5Ⅱ型飛機,效能進步上得到了改善,生存力和作戰能力有較大提高。空軍和航空工業部門共同設計、研製的轟…6型飛機的自動領航轟炸系統,使該型飛機具有遠端機動作戰、低空突防、搜尋識別和突擊目標的能力。1981年3月試飛,7月交付空軍部隊服役。空軍勤務保障飛機也有一定的發展。與作戰飛機配套的各型教練機相繼裝備部隊:軍用運輸機、直升機、偵察機、通訊機、電子對抗機等。
在新型號地空導彈、防空雷達、機載雷達、電視跟蹤、鐳射、紅外和夜視技術等方面的研製取得了新成果。
90年代,空軍部隊又研製出殲擊轟炸機“飛豹”FBC…1等一批新式武器裝備,有的已裝備部隊,有的即將裝備部隊。
空軍按照攻防兼備的要求,基本形成殲擊機、對地攻擊機、運輸機和多種支援保障飛機相結合的裝備體系,構成了高中低空、遠中近程相結合的地面防空火力配系和覆蓋全國的地面情報雷達網。
執行重大任務。1979年2月至3月空軍一批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