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月,廣東軍區擴為華南軍區,葉劍英任司令員,譚政、陶鑄任政治委員,黃永勝任副司令員,吳克華任參謀長,蕭向榮任政治部主任,林平任幹部管理部部長,邱國光任後勤部部長。統一指揮廣東各軍分割槽,海南、廣西軍區及駐華南的7個軍。1952年6月19日中央軍委決定,華南軍區併入中南軍區。中南軍區機關由漢口移駐廣州。在中南軍區領導下,成立廣東武裝工作部和粵東、粵中、粵北、粵西等4個三級軍區。廣東軍區原轄的8個軍分割槽撤銷。1955年9月,廣東武裝工作部撤銷,又恢復廣東軍區,軍區機構由廣州軍區公安司令部兼。1956年2月,廣東軍區所屬4個三級軍區番號撤銷,改為汕頭、惠陽(後撤銷)、湛江、佛山、高要(後改為江門)、韶關等6個軍分割槽,原欽州軍分割槽改為合浦軍分割槽(後併入湛江軍分割槽)。同年6月,廣州軍區公安軍司令部兼廣東軍區,下轄7個軍分割槽。

五、軍區機關(4)

廣西軍區:1949年12月組建,機關由第13兵團兼,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張雲逸、副司令員黃永勝、李天佑、彭明治,副政治委員莫文驊、吳法憲,參謀長曾國華、政治部主任吳法憲(兼);轄第四十五軍、第四十九軍和第一五一師、第一五二師、第一五四師及龍州(第一五一師兼)、梧州(第一五四師兼)、武鳴、百色、南寧(第一五二師兼)、平樂(第一四五師兼)、柳州(第一四六師兼)、桂林(第一四七師兼)、玉林、宜山等10個軍分割槽。隸屬華中軍區。1950年4月,第十三兵團部北調河南省,第四十九軍併入廣西軍區。張雲逸仍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李天佑任副司令員,莫文驊任副政治委員,參謀長鍾偉,政治部主任劉隨春。1951年1月,廣東欽廉(後改為欽州)軍分割槽劃歸廣西軍區建制。3月,第四十五軍調離廣西。同年秋,玉林軍分割槽與梧州軍分割槽合併為梧玉軍分割槽。第四十九軍番號恢復。1952年春軍區整編,第四十九軍番號撤銷。第一五一師調歸第四十八軍建制,第一五二師改為林業工程第二師,同時,撤銷南寧、梧玉、柳州等3個軍分割槽。廣西軍區轄桂林、平樂、宜山、百色、邕寧、容縣、欽州等7個軍分割槽。

川東軍區:1950年1月在重慶組建,第3兵團機關兼。司令員王近山、政治委員謝富治、副司令員曾紹山、副政治委員閻紅彥、參謀長王蘊瑞、政治部主任鍾漢華;轄第十一軍、第十二軍和萬縣(第十一軍軍部兼)、大竹(第三十三師兼)、酉陽(第十一軍補訓師兼)、璧山(第三十五師兼)、涪陵(第三十六師兼)軍分割槽。隸屬西南軍區。轄區在四川省合江、大竹、城口以東地區。1950年6月15日,第十一軍番號撤銷。1951年3月,第三兵團部率第十二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軍區僅轄5個軍分割槽。1952年10月1日,川東軍區番號撤銷。軍區機關與川西軍區機關合組為四川軍區機關。所屬軍分割槽編入四川軍區。

雲南軍區:1950年4月1日成立,第4兵團部機關兼雲南軍區機關,司令員陳賡、政治委員宋任窮、副司令員郭天民、莊田,政治部主任劉有光、副主任胡榮貴;轄第十三軍、第十四軍、滇南衛戍區(第十三軍兼)、滇西衛戍區(第十四軍兼)、蒙自軍分割槽(第三十八師兼)、寧洱邊防區(第三十九師兼)、大理軍分割槽(第四十師兼)、保山邊防區(第四十一師兼)、麗江軍分割槽(第四十二師兼)、文山邊防區、昭通警備區(第四十三師兼)以及宜良、曲靖、武定、楚雄、玉溪等軍分割槽。隸屬西南軍區。1952年3月17日,第四兵團番號撤銷。同年9月25日,又增設緬寧(現臨滄)邊防軍分割槽。1953年4月15日,將武定軍分割槽與楚雄軍分割槽合編為楚雄軍分割槽。1954年6月2日,寧洱邊防區改稱為思茅邊防區,撤銷宜良軍分割槽。1955年3月5日,撤銷滇南,滇西兩衛戍區。4月1日,雲南軍區改稱為昆明軍區兼雲南軍區,隸屬中央軍委領導。

貴州軍區:1950年1月,在貴陽市組建,第5兵團機關兼貴州軍區機關,司令員楊勇、政治委員蘇振華、副司令員尹先炳、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潘焱、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王輝球。轄第十六軍、第十七軍及遵義軍分割槽(第十六軍軍部兼)、銅仁軍分割槽(第十六軍第四十六師兼)、畢節軍分割槽(第十六軍第四十七師兼)、貴陽軍分割槽、安順軍分割槽(第十七軍軍部兼)、興仁軍分割槽(第十七軍第四十九師兼)、鎮遠軍分割槽(第十七軍第五十師兼)、獨山軍分割槽(第十七軍第五十一師兼)、貴陽警備司令部。隸屬西南軍區。1951年4月,第十六軍調離貴州。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