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想看書來
正方觀點:北大教授稱對職場小說風靡對純文學無害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路豔霞
今年以來,玄幻、穿越小說風光依舊,但是,在幻想世界盡情暢遊的人們彷彿突然醒悟——現實生存比自在幻想更迫切。於是,好像是一夜之間,教給人們如何生存和打拼的職場小說開始迅速風靡起來。
無論是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上推出的文學新品,還是北京圖書大廈、王府井書店、中關村圖書大廈等大型書店的文學書排行榜上,職場小說都佔據著重要的席位。剛剛上市一個月的《浮沉》已發行10餘萬冊,而早些時候面世的《杜拉拉昇職記》發行量則突破30萬冊。據粗略統計,目前在書店面世的職場小說不下二三十種。
寫作者並不將其當作文學
職場小說雖然不無虛構,但作者大多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基礎,並最初以網路小說的形式與網友見面。《浮沉》作者崔曼莉有過國企、知名外企從業經歷,現為某高科技公司執行總裁,2007年9月,天涯社群首現《浮沉》,很快引起熱切關注。
文學評論家解璽璋總結,這類作品其實是以小說的方式講職場經驗。
對於職場小說的迅速走紅,有讀者認為,它們助長了功利化、實用化的閱讀趨向。文學評論家雷達則認為,在暢銷書排行榜上活躍的小說,往往都是快寫快看快扔,大都缺乏人文價值的開掘。文學評論家白燁說,職場小說可能對讀者閱讀上有需要,寫作者本身並不將其當作文學。看了就看了,回味自然是談不上,只能是宣洩、消遣之用。這類小說應劃歸型別小說寫作。作者展示了他們在職場的感受、經歷,雖然對初入職場者有指點、指南的作用,但從文學上講意義不大。它們普遍文學性較弱,故事性不強,人物不突出,語言也並不講究。
對純文學並沒有傷害
在中關村圖書大廈,職場小說格外有人緣。大四學生韓徵說:“我就要畢業了,特別想了解職場的生存技巧,也許看看書今後能少走些彎路。”她把目標鎖定在了《杜拉拉昇職記》《輸贏》《圈子圈套》《無以言退》4本書上,最後把《無以言退》帶回了家。
對於職場小說的風靡,大學生職業規劃師王興權認為,人從單純的消費者轉變為生產者的主要標誌就是工作。無論是選擇考研還是留學,總之,最後都要工作。既然工作是一定的和必須的,那麼從人生角色論的角度看,大學生畢業後的下一步角色發展必然是職員,因此,瞭解工作、瞭解職場就成為當下最緊迫的發展任務。
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認為,職場小說的風靡是不可避免的趨勢,白領的職場生活是都市生活的常態,年輕人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個人生活,如何面對各種挑戰、如何適應社會,讀者都想透過各種職場小說獲得經驗。這類文學作品與純文學並不是一致的,對純文學也沒有傷害。
通俗文學正在找回自己
玄幻、穿越、推理、恐怖小說,這幾年大有年年都有一種型別化小說迅速走紅的趨勢。但同時,如今在排行榜上躥紅的小說,往往都是文學評論家看不上,甚至不屑於評論的。對此,解璽璋說,我們不能無視讀者的選擇,總是強調文學的標準。
解璽璋認為,從文學史角度講,經典歷來都是從流行開始的。經典往往都是從最初的大眾讀物,提升到高階閱讀階段的。也就是說,經典讀物最初都是通俗的樣式,逐漸被更有文學修養的人(比如評論家)接受後,才逐漸走向經典的。
文學評論家李敬澤也注意到,這幾年型別小說寫作呈上升趨勢,“這也是正常狀態,畢竟中國從新文學史以來,一直是純文學一統天下。”但他認為,目前的型別小說創作還很不成熟,技術方面還處於初級階段。
型別小說的走紅,意味著通俗文學正在慢慢找回自己。解璽璋說:“通俗文學有個斷裂帶。這幾十年來,我們的文學創作不提倡型別化,都歸於現實主義的旗幟下,但是目前,像職場小說以及其他型別小說正在慢慢找回感覺。這有點像上世紀80年代流行歌曲的發展一樣,30年代上海灘流行歌曲就已經很興盛了,但是經歷過長期的斷裂後,隨著鄧麗君歌聲風靡大江南北,一些民間、通俗的創作大量湧現,通俗歌曲已經逐漸成為主流文化的一種形態了。”解璽璋認為,小說型別化創作透過網路發展才重新拾了起來,目前還只是一個初始階段,但將來一定會出現像張恨水那樣的作家,通俗小說型別也會更豐富多樣。txt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