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4部分

自己解釋,他只是開啟文具盒一遍一遍的看著。

“這是衝壓的,如果”

打量著這文具盒,史添閣在忍不住開始設想著起放大的文具盒,一個用鋼板衝壓的長達20英尺的文具盒,只不過這個文具盒的外型卻是舢板的外型。

“嗯,如果用衝壓的話,沒準一天的功夫就能生產出上百艘登陸艇”

對於衝壓工藝,史添閣並不陌生,實際上無論是天馬汽車製造廠或是其它的工廠,衝壓工藝早就得了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軍事裝備中,從手榴彈的殼體,再到士兵的鋼盔,再到他們飯盒,無不是採用衝壓工藝,而這個由民間工廠生產的文具盒採用的同樣也是衝壓工藝。

“用2毫米厚的鋼板衝壓的話,船體會不會太過薄弱,嗯,肯定非常薄弱,看來得另個再想個法子”

眉頭一皺,史添閣反覆打量著這文具盒,他的腦海中不時浮現出新增船肋和其它的幾種方法,但到最後還是被一一否決,要是那麼做的話,就太浪費資源了,而最重要的一點是太浪費時間,雖說到時可以動員整個船廠生產這種登陸艇,可是太過於擠佔船廠的生產能力,海軍的造艦到時肯定會受到影響。

“採用衝壓加強筋呢?”

盯著那文具盒,史添閣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個念頭來,他不時用手指在文具盒內划著橫條、豎道,最後還是搖了搖頭,這樣的話肯定會增加阻力。

“如果用雙層船殼呢?外殼衝壓龍骨增強筋,內殼衝壓船肋增強筋”

想到這,史添閣的眼前一亮,對,就這麼辦,心裡想著,他便把文具盒朝一旁一揚,然後抓起筆記本在筆記本上畫起了草圖來,一個再簡單不過的方案便在筆記本上成形了,最後史添閣微微一笑。

“好了,總算是解決問題了現在,就看陸軍的了”。

第202章 老夥計(新書釋出了,歡迎支援!)

海鹽生產重在鹽灶選址,選址最重要的條件是滷厚和草豐。既不能離海太近,不便攤淋,又不能離海太遠,滷氣不至。

歷代以來,蘇北沿海因為鹽場重地,而鹽為國家課稅之要源,為此明清以來,蘇北沿海近兩千萬畝田地,皆為鹽場之用,皆立重法以禁墾殖,直到1899年,方才開算是開禁墾之先河,在蘇北沿海放荒近200年之久始得以公開放墾,此乃開蘇北沿海冰山之一角,是為開鹽場蕩地禁墾之禁。

因而,世紀之交的“1900年”在蘇北沿海墾荒史上是一個重要的界標。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實施“新政”,獎勵實業。同年,實業家張謇在通州呂四場成立通海墾牧公司,著眼於開墾沿海灘塗。此為建立農墾公司之發軔,近代大規模的墾殖活動,自此開始。

而到帝國建元后,在中央政府的主持下,進行舉國土地釐整之後,蘇北近兩千萬畝耕地中有近千萬畝,經調濟被低價售於無地農戶,但仍有上千萬畝沿海荒地拋荒,而內務部負責的勞動營在蘇北卻又因從事“引淮入海”的水利工程,使得蘇北沿海上千萬畝荒地,一時難墾殖,而被閒置。

不過在數月前,由農商部特准,會同陸軍部的一紙文書,蘇北數百萬畝沿海荒地被直接劃給陸軍,以供開闢陸軍綜合訓練基地。

也正是從那天起,在蘇北那片蘆柴叢生的荒地上便出現了軍人的身影,這上千萬畝沿海荒地之所以至今未放被開墾,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這裡的環境太過惡劣,放眼過去,從海邊開始那密密匝匝的鋼柴蘆葦,遮天蔽日,在蘆葦蕩間還有星羅棋佈的深淺湖沼,汙水濁流;飛鳥野獸,不時從蘆林裡傳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叫聲

在人們的視線所及之處,近看,一派汙泥濁水,青花蛇從水上游了過去,遠望,一望無際的蘆葦,鬱鬱蔥蔥丈餘多高,擋住了人們的視線,這就是陸軍在蘇北佔地近三百萬畝“綜合訓練場”的模樣。

對於墾殖的農民來說,或許這裡的環境條件太過惡劣,改造難度很大,可是對於軍隊來說,越是惡劣的自然條件,意味著訓練場越接近戰場環境。

幾乎沒有太多的改造,開進訓練場的軍隊先推平數百年來鹽戶遺留下的鹽灶,然後平整土地,蓋起了軍營,但更多卻是規劃出部隊的帳蓬用地,作為一個野戰訓練場,這裡的一切都必須要接近野戰環境,惡劣的半沼澤蘆葦蕩同樣也成為訓練場的“寶地”,上百萬畝的蘆葦蕩可是訓練軍人野外生存能力的寶地啊。

簡單的改造之後,皇家近衛陸軍的部隊開始紛紛依次進入訓練場進行綜合集訓,每期一個月,而在過去的兩個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