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絲不苟,腳踏實地地過著每一天的生活。他們捍衛傳統和中產階級的道德觀,是積極進取的時代典範,但常常被波西米亞式的藝術家嘲笑為鄙俗的一個群體。 這兩種群體無論從經濟還是價值觀上,對立顯而易見,毫無相通之處。 21世紀,對立變成了統一。25…40歲的中堅精英,無論在心態、處世方式、工作態度和消費模式都在不斷地調整和修正,漸漸地形成了一個新的階層。他們既沒有波希米亞族的嬉皮放浪,也沒有布林喬亞族的守舊古板,他們是兩者的混合體。 布波族就是嬉皮士與雅皮士的綜合體。他們中的大多數受過很高的教育,在大企業上班,視自己的工作為一種精神創造;他們性格奔放,天馬行空,我行我素;他們所做的最偉大的創舉就是成功地實踐了這樣一種生活方式:既可以獲得物質財富的成功積累,同時又能夠保持精神的獨立、自由和反抗。這些新資訊時代的精英分子,一腳踏在創意的波希米亞世界,另一腳踏在野心和追求成功的布林喬亞領域當中。 布波族多數有性伴侶,卻不結婚。就算結婚也不願意擔負養兒育女的責任。老一輩的人認為他們逃避責任,卻羨慕他們的灑脫和自在。 布波族強調的是在經濟實力、物質生活檔位達到了中產的要求之後,還必須擁有在傳統意義上被認為是反中產的波希米亞生活方式的精神追求。布波族本質上是絕對適應而且極其喜歡工商業文明的,追隨的也都是物質格調。有人說,“布波”就是換了套衣服出場的小資。 嬉皮 “嬉皮”(Hippie)原產美國。20世紀60年代,美國經濟滯脹,軍事上干涉古巴失敗,又深陷越戰泥潭。這時,“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一代”成長起來了。美國夢的破滅,使他們接受了粗俗、暴力的朋克、搖滾,並拾起“垮掉的一代”的頹廢傳統,成為最早的嬉皮。酗酒、吸毒、暴力是這些另類人群的另類行為特徵,性解放、奇裝異服、粗言穢語的搖滾音樂是他們的文化標誌。 雅皮 雅皮(Yuppie)是Young Urban Professional(大都市中的年輕專業人才)首位字母的縮寫,指20世紀80年代繼嬉皮士之後興起的一類精英人群。雅皮士有著較優越的社會背景,如較高的社會地位,豐厚的薪水等等。他們不一定年輕,但大多富有,著裝時髦,即使穿的牛仔做工也極為考究,對奢侈物品、高階享受的追求熱情十足,著迷於法拉利跑車、勞力士手錶、古馳飾品、範思哲時裝。20世紀90年代,當雅皮士風貌在世界上不那麼流行之時,我國雅皮士群體卻在形剎⒀杆僭齔ぁ? “X”、“Y”和“Z” 美國戰後及20世紀50年代出生的人自稱“X”一代,“X”有“尋找未知”、“否定現實”、“反抗社會”等含義。美國建國以來出生的第13代青年(1961—1981 年期間出生)為“Y”一代。“Y”一代對父輩的人生意義從懷疑到諷刺,不再相信世界上還有什麼值得“尋找”的意義。“Y”一代是放棄了尋找的一代,是所謂“clueless(沒有任何頭緒)”的一代。“Y”,讓人聯想到不斷地追問“Why(為什麼)?”因為他們不能理解這世界上發生的任何事情,在他們看來,這個世界真正是沒有意義的世界。 借用美國人的說法,在臺灣有人把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青年人分為“X”、“Y”和“Z”世代。“X”世代指1963—1973年間出生的人,“Y”世代指1974—1979年間出生的人,“Z”世代則指1980—1984年間出生的年輕人。“X”世代和“Y”世代常被稱為“新世代”或“新人類”,“Z”世代因而被稱為“新新人類”。&nbsp&nbsp&nbsp&nbsp 。 想看書來

國際自由人:中產的終極理想

2002年底,另一個生活概念——IF(International Freeman)一族,即國際自由人誕生了。這個概念的提出者劉克亞先生認為,國際自由人是一群“可以在全球範圍內自由地選擇工作、居住和生活地點的人”。 國際自由人是全球化背景下誕生的一個新群體,是國際社會里的精英。他們透過出眾的才智和經濟實力在全球範圍內自由飛翔的過程中,完成自己對生活的迴歸,使自己成為自由本身。 作為一個A國人代表B國公司在C國工作,這種生活在今天的西方社會並不鮮見。一些具有優秀職業技能,擁有良好的全球視野和領導能力的職業人士正在享受著這樣一種生活。比如瑞典人李柯,在美國學了一口流利的中文之後,現在作為德國西門子的僱員在中國北京工作。 國際自由人是擁有國際視野、掌握國際化專業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