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是每天按部就班的做功課,練大字,練習功法,再抓緊一切空閒時間,口述《大清律》稿件的剩下部分。
於是小太子也就不知道,朝臣們對著他提供的稿件中的一個字,詞,或者是一個標點符號,都是互不相讓的據理力爭,一個個的,怒目相向,急眉赤眼,面紅脖子粗的模樣。
更是無緣親眼得見,那個吵吵鬧鬧的場面,是如何的亂作一團,烏煙瘴氣。
這些平時都端著個清貴出身的架子,一派斯文儒雅的朝臣們,就和市井婦人們對戰罵街一樣吵鬧的難分難解。唾沫飛揚,聲嘶力竭的大吼大叫著,有的脾氣暴躁的大臣,甚至直接就是拍桌子擼袖子。
當然,康熙皇帝也不會讓任何人打擾到小太子的日常生活和學習。
這幾天他自己都躲了起來,只和禮部尚書阿嘞尼大人,還有剛剛遊遍南方周邊多個國家,歸來京城修整的恭親王常寧幾人,嘀嘀咕咕的做各種算計安排。
狠狠的出一口氣,回敬一番沙俄和西方國家在大清打探情報,發展間諜的事兒就不用說了,還有怎麼順利的開始開發東三省的黑土地,和老家的滿蒙老王爺們扯皮的事兒;以及這次北巡的時候,怎麼成功的利用一支槍一顆糖,忽悠住蒙古各部臺吉的事兒。
如此這些,都是需要阿嘞尼大人的這張嘴皮子,和已經歷練出來的恭親王常寧那混不吝的無賴名聲,先把戲臺子給搭起來,康熙皇帝才好在眾人的熱情期待中,隆重出場。
所以,康熙皇帝對於目前朝堂上保守派和改革派的激烈爭執,就是這麼無賴的不管不問,不做任何評價,甚至不見任何相關大臣。
一邊天天樂呵呵的看著臣子們上演各種文武大戲,一邊心裡暗搓搓的想著,等你們吵鬧的都沒有力氣了,嗓子啞了,就到了他這個皇帝隆重登場,做個“公平公正”的總結的時候。
這天早膳過後,康熙皇帝看著朝陽嬌豔,紅霞滿天,就帶著小太子逛到了御花園的荷花池。
盡情的欣賞這些在七月清晨陽光的照射下,生機勃勃的抖動著露珠兒,活力滿滿的舒展著花瓣兒,迎風起舞,千姿百態的芙蓉花。
“擁紅妝,翻翠蓋,花影暗南浦。波面澄霞,蘭艇採香去。”
沉浸在這“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的景色中,聞著撲面而來的陣陣清香,康熙皇帝覺得唐詩宋詞中,宋朝高觀國先生在那首《祝英臺近》中,“擁”“翻”二字用的實在是貼切無比。就準備醞釀醞釀情緒,也來作詩一首,抒發抒發自個兒此時此刻,這份歡喜心動的心情。
可他深思片刻,無意中這麼轉頭一看,卻發現,他最寵愛的小太子,拿著個小刀片,輕輕的那麼一劃,就把荷花池邊上開的最好的那朵,“欲斂嬌紅向人語,與綠荷,相倚愄”的芙蓉花,毫不留情的給摘了下來。
康熙皇帝那個心疼的吆,瞬間什麼詩情詞意都沒了。再瞅瞅腳邊才已經半滿的荷花籃子,更是傷心。
實在是不忍心看著兒子繼續霍霍自己的荷花池,康熙皇帝飛快的想起了一個兒子肯定感興趣的話題。
“胤礽,昨兒個徐元文在摺子上跟朕請求,讓你抽時間宣見顧炎武的三個嫡傳弟子和萬斯年,你的意思如何?朕可是記得,你好像對一直不愛搭理你的萬斯年,有點兒小鬱悶。”
小太子彎腰,用小刀片挑起來一點泥土,抹在手裡捧著的這朵,正對著他燦爛微笑的荷花的花梗最低端,心裡歡喜,順口就答道,“兒臣沒有問題,非常高興他們要來見兒臣。皇阿瑪您給安排就好。”
“正好兒臣也想和他們好好談談,有關那幾個學院的經學課程的一些問題。”
“那就明天晚膳後,讓他們直接到毓慶宮見你。你先見一見,如若合適的話,皇阿瑪就安排他們進你的詹士府。”用兒子那神奇的直覺挑選人才,有時候確實是能見到神奇的效果。
“謝皇阿瑪。”小太子這下更開心了,抱著那朵荷花就直接給康熙皇帝鞠躬行禮。
胤礽理所當然的認為,顧炎武的嫡傳弟子,應該都和顧炎武先生一樣,學問淵博,人品樸實,都是大清不可多得的傑出人才。
可是康熙皇帝不想看這朵“無辜的芙蓉花”,在自己的面前這麼晃啊晃的,就招了招手,讓遠遠跟著的梁九功小跑到跟前來,示意了一下小太子。
胤礽皺了皺眉,滿心不捨的把手裡的這朵,開的最喜人的粉紅色荷花,遞給了梁九功,又細細的叮囑道:“梁總管,你安排人把這朵盛開的荷花,還有籃子裡的花骨朵荷花,以及蓮蓬,